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巡洋舰   
[0] 评论[0] 编辑
长良级轻巡洋舰共有长良(Nagara 1922)、五十铃(Isuzu 1923)、由良(Yura 1923)、名取(Natori 1922)、鬼怒(Kinu 1922)、阿武隈(Abukuma 1925)6舰,系1920年日本海军扩军时期的产物。30节以上的作战速度,鱼雷管,数门单装炮等用于水上战斗的配置完全是受一战的影响。后五十铃号舰接受了防空强化,撤去2门主炮,加装了6门高炮和19挺机枪。一般充当水雷战队的旗舰。

武器性能

  • 中文名称:长良级轻巡洋舰
  • 外文名:Nagara Class
  • 国家:日本
  • 满载排水量:5570吨
  • 前型:球磨级
  • 次型:川内级
  • 服役时间:1922年
  • 类型:轻型巡洋舰
  • 研制时间:1920年
  • 数 量:6艘
  • 目录

    发展沿革编辑本段

    历史背景

    该级舰是一战结束,日本海军进行军备扩建的产物。1920年,日本海军为了完成其八六舰队计划,开始建造3艘新的5500吨级轻巡洋舰(日语:5500トン型軽巡洋舰)。不久又再追加订购3艘,即为长良级轻巡洋舰。其30节以上的作战速度,鱼雷管,数门单装炮等配置完全是受一战的影响。

    建造列表

    长良级轻巡洋舰是旧日本帝国海军的轻型巡洋舰,同型舰一共有6

    艘,分别为长良号、由良号、五十铃号、鬼怒号、名取号和阿武隈号。

    建造历程

    长良号于1920年9月9日开工建造,1944年8月7日被美军潜艇击沉于天草诸岛以西。

    由良号于1921年5月21日开工建造,为潜艇部队第五潜水战队旗舰,1942年10月25日于图拉吉岛东部海域遭美军重创后自沉。

    五十铃号于1920年8月10日开工建造,服役后为南支/香港方面的第二遣支舰队第五战队旗舰。1945年4月7日被美军潜艇击沉于帕劳海面。

    鬼怒号于1921年1月17日开工,为潜艇部队第四潜水战队旗舰,1944年10月26日被美军机炸沉于文莱岛东北海域。

    名取号于1920年12月开工,为第五水雷战队旗舰。1944年8月18日被美军潜艇击沉于萨马岛东方海面。

    阿武隈号于1921年12月8日开工,1944年10月25日在苏里高海峡被美军驱逐舰鱼雷击中,次日遭到空袭而沉没。

    技术特点编辑本段

    长良级轻巡与前级球磨级使用了相同的舰体设计、引擎和大部分武装,最主要的设计修改在于换装了更大的610毫米鱼雷发射管,因此另立为长良级轻巡洋舰。但外观上来说,新的长良级与球磨级相比,在于装设在前部的2号主炮的10米长水上飞机滑行导轨;不久又被更换成水上飞机弹射器。不过这种设计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于是在1929至1934年间将各舰上的弹射器移到舰桥后方的第5、6号主炮之间。

    日本海军原计划在1941年为阿武隈和鬼怒两舰换装最新式的九三式氧气鱼雷,但因为产能不足,最终只有阿武隈完成了换装。

    性能数据编辑本段

    标准排水量 5570吨
    航速 36节
    主火力 7门140毫米炮
    副火力 2门76毫米炮
    鱼雷发射管 8具610毫米
    舰载机 1架
    雷达 21号对空电探1部 

    服役动态编辑本段

    长良号

    长良号于1920年9月9日动工,1921年4月25日下水,1922年4月21日竣工,由佐世保海军工厂承建。

    1922年4月下旬竣工交接的长良号轻巡洋舰,摄于佐世保军港 1922年4月下旬竣工交接的长良号轻巡洋舰,摄于佐世保军港

    1934年进行改装,除了增设飞机弹射器外,后桅杆变为了三脚桅杆。

    1936年9月在上海行动的长良号 1936年9月在上海行动的长良号

    长良号长期出任水雷战队旗舰,后编入联合舰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又与“足柄”“球磨”号编成第十六战队,形成高桥伊望中将所率领第三舰队的主力,参加菲律宾一带的战役。侵占东南亚时,长良号率领6艘驱逐舰支援吕宋岛南部来加斯比的登陆作战。

    之后,长良号继续转战荷属东印度群岛,出任1942年2月6日西里伯斯攻略战的旗舰,并于6月的中途岛海战时任第十战队旗舰,率领12艘驱逐舰于机动部队最前锋勇猛出击。由于战况居下,在赤城号被宣告放弃后,南云忠一司令官立即转移至长良号继续坐镇指挥。

    随着所罗门一带的战势紧迫,长良号赶赴该区域活动。1942年11月13日,长良号参加了第一次所罗门群岛海战,并受轻伤。参加了南太平洋海战(1942年10月26日)以及第三次所罗门海战(1942年11月12日~15日)。1943年7月15日,此舰在新爱尔兰岛附近触雷轻微受损,但很快就完成修复重返战场。

    1943年12月5日在夸贾林环礁遭到美军舰载机轰炸的长良号 1943年12月5日在夸贾林环礁遭到美军舰载机轰炸的长良号

    1944年8月7日,长良号在天草群岛西部海域遭到美军潜艇“黄花鱼”号(Croaker,SS-246)的鱼雷攻击,不久就沉没入海。

    名取号

    名取号轻巡洋舰,摄于1922年7月21日全速公测试航之时 名取号轻巡洋舰,摄于1922年7月21日全速公测试航之时

    名取号与长良同为姊妹舰。其建造工程比长良号迟了三个月,1920年12月14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动工,1922年9月15日竣工,基本参数,舰型全部与长良号相同,甚至连最后的沉没日期也与长良几乎相同,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宾萨马岛东方海面遭到美军潜艇“鲂鱼”号(Hardhead,SS-365)的鱼雷击中沉没。

    1935年5月摄于佐世保军港的名取号 1935年5月摄于佐世保军港的名取号

    1939年12月,名取号编入第五舰队第九战队,以马公为基地参加南支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名取号出任第三舰队所属的第五水雷战队旗舰,参与菲律宾攻略战,后续转战荷属东印度群岛,1942年3月1日参加巴达维亚海战时,与重巡洋舰“最上”“三隈”号联手击沉了美军重巡洋舰“休斯敦”号(Houston,CA-30)及澳大利亚轻巡洋舰“珀斯”号(HMAS Perth,D29)。

    之后,名取号留驻南洋水域继续作战任务,1943年1月9日在安汶岛遭到美军潜艇及轰炸机攻击,受创严重。之后前往新加坡修理,接着回到舞鹤进行正式修理,直至1944年4月。修理结束后,在濑户内海进行训练,5月编入第三水雷战队,从吴港护送部队到达沃。在1944年6月的马里亚纳海战中担任机动部队的护卫之后附属于联合舰队,在菲律宾与帕劳之间从事运输任务,但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宾萨马岛东方海面遭到美军潜艇“鲂鱼”号(Hardhead,SS-365)的鱼雷击中沉没。

    失去舰尾的名取号,1943年1月在安汶遭袭击,2月3日在新加坡修理 失去舰尾的名取号,1943年1月在安汶遭袭击,2月3日在新加坡修理

    鬼怒号

    鬼怒号轻巡洋舰,1922年11月10日摄于神户港 鬼怒号轻巡洋舰,1922年11月10日摄于神户港

    鬼怒号于1921年1月17日动工,1922年5月29日下水,1922年11月10日竣工,建造厂为神户川崎。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鬼怒号出任第四潜水战队旗舰,率领三队共8艘潜艇参加马来战役。令人玩味的是,当时由鬼怒号所率领8艘潜艇之中的6艘伊号潜艇(伊53,54,55,56,57,58,1942年5月20日以后相继改名为伊153,154,155,156,157,158)至战争结束时仍然悉数残存。

    1937年1月20日,鬼怒号结束了在吴港的修理后出征 1937年1月20日,鬼怒号结束了在吴港的修理后出征

    鬼怒号于1942年在哇岛海面,以及1943年6月在望加锡海峡与美军舰载机交战时受轻伤,但并不妨碍它继续活跃于战场。

    1944年10月26日,鬼怒号在从事莱特湾海战相关的运输任务中,在菲律宾海域文莱岛东北方遭到美军航母舰载机猛烈攻击,最终爆炸沉没。

    担任第三战队旗舰时的鬼怒号 担任第三战队旗舰时的鬼怒号

    由良号

    1923年8月初,停泊在馆山湾的由良号 1923年8月初,停泊在馆山湾的由良号

    由良号为长良级轻巡洋舰4号舰,于1921年5月21日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动工,1922年2月15日下水,1923年3月20日竣工。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室《战史丛书—海军军战备》一书记载,由良号当初的预定舰名为“铃鹿”。一如“夕张”原预定名为“绫濑”,“鬼怒”号原预定名为“音无濑”,以及“阿武隈”原预定名为“水无濑”。

    1937年8月,在中国上海行动的由良号 1937年8月,在中国上海行动的由良号

    由良号服役后长年隶属于联合舰队,出任第五潜水战队旗舰,参加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马来攻略战,之后在爪哇攻略战中出任第三水雷战队旗舰,负责为船队护航。接着再代替遭潜艇鱼雷攻击受到重创的那珂号出任第四水雷战队旗舰,参加中途岛海战。

    由良号是太平洋战争中第一艘战沉的轻巡洋舰。其沉没日期为1942年10月25日,即南太平洋海战前一日,在所罗门群岛一带遭到美军潜艇“虎鲨”号(Grampus,SS-207)鱼雷攻击受到重创,之后借友军驱逐舰之手将自己击沉。

    涂了迷彩的由良号 涂了迷彩的由良号

    当时日军大本营还算诚实的公布了这次战斗的损失。10月27日南太平洋海战公布战果时,第二次所罗门海战以后至10月25日为止的战争损失虽未提及舰名,但公布了两艘巡洋舰沉没的消息。即为“古鹰”“由良”,可见战果公布与事实相符。

    五十铃号

    五十铃号,摄于1923年8月中旬,竣工不久前前往横须贺军港 五十铃号,摄于1923年8月中旬,竣工不久前前往横须贺军港

    1920年8月10日五十铃号在浦贺船渠动工,1921年10月29日下水,1923年8月15日竣工。

    五十铃号基本武备与阿武隈号完全相同,该级轻巡洋舰在1934年全数进行改装,除配备飞机弹射器以便装载1架水上侦察机以外,后桅杆也改装三脚桅。此后,只有五十铃号在1944年进一步改装,显著增强了对空防御装备,有6门127毫米高射炮和38门25毫米机关炮,俨然一副防空巡洋舰的派头。

    1944年9月14日,五十铃号改装为防空巡洋舰后前往东京湾进行公试 1944年9月14日,五十铃号改装为防空巡洋舰后前往东京湾进行公试

    太平洋战争之初,五十铃号出任第二遣华舰队旗舰(司令长新见政一中将),负责中国大陆方面的警备以及参加香港攻略战。之后转战南洋,1942年11月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遭美军空袭负伤。1944年8月,日本海军成立新构想的反潜部队-第三十一战队,五十铃号出任该战队的旗舰,同年10月的莱特湾海战时,其隶属于小泽舰队,率领8艘驱逐舰负责为航空母舰护航。

    时任第二水雷战队旗舰的五十铃号 时任第二水雷战队旗舰的五十铃号

    五十铃号虽然是同级舰中存活至最后的一艘,但也难逃厄运。1945年4月7日,在爪哇近海的松巴哇岛海域,五十铃号遭美军潜艇“牛鼻鲼”号(Gabilan,SS-252)和“嘉鱼”号(Charr,SS-328)联手击沉。同一天,在九州坊之岬海湾90公里处,旷世巨舰“大和”号也沉没入海。

    阿武隈号

    阿武隈号于1921年12月8日在浦贺造船厂动工,1923年3月16日下水,1925年5月26日竣工,为长良级6号舰。阿武隈下水至竣工耗时冗长,比僚舰建造时间延迟了两年以上,主要是由于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造成承建公司受损严重。

    1935年5月摄于佐世保军港的阿武隈 1935年5月摄于佐世保军港的阿武隈

    阿武隈号在1930年军事大演习时与轻巡洋舰“北上”号发生冲撞事故,舰首受损。后在吴港进行修理,值此之际舰首被改为钳状,在同级舰中唯有此舰的舰首有此形状,外观上很容易识别。

    太平洋战争开战时,阿武隈号为第一水雷战队旗舰,和由两艘利根级重巡洋舰组成的第8战队一起作为机动部队航空母舰的护卫战队,自空袭珍珠港以来就在一起行动。此舰是直接参与偷袭珍珠港的一艘轻巡洋舰。

    长良级轻巡洋舰 长良级轻巡洋舰

    之后,阿武隈号加入第五舰队转战北方,在1942年阿留申海战中出动,参加对阿图岛的攻击作战,在1942年3月26日的阿图岛海战中,联手僚舰击沉美军重巡洋舰于驱逐舰各一艘。1943年的基斯卡撤退也是此舰所立下的功劳之一。

    阿武隈号在1944年的莱特湾海战中被编入志摩舰队,参加了苏里高海峡作战,却因蒙受炮击,雷击受创撤退,1944年10月26日不幸在内格罗斯岛(Negros Island)海域被美B-24轰炸机和舰队击沉。据传此舰直到没入海面最后一刻依然在猛烈的射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川内级轻巡洋舰    下一篇 长滩号巡洋舰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