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扫雷舰   
[0] 评论[0] 编辑
扫雷艇,是专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舰艇,有舰队扫雷舰、基地扫雷舰、港湾扫雷艇和扫雷母舰等,主要担负开辟航道、登陆作战前扫雷以及巡逻、警戒、护航等任务。

武器性能

  • 中文名称:扫雷艇
  • 分为:舰队扫雷舰、基地扫雷舰等
  • 概念:专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舰艇
  • 功能:开辟航道、登陆作战前扫雷等
  • 目录

    基本简介编辑本段

    美国“鱼鹰”级扫雷艇 美国“鱼鹰”级扫雷艇
    扫雷艇,是专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舰艇,有舰队扫雷舰、基地扫雷舰、港湾扫雷艇和扫雷母舰等。扫雷艇主要担负开辟航道、登陆作战前扫雷以及巡逻、警戒、护航等任务。为了不触发磁性水雷,日本一直都使用木造扫雷艇。扫雷舰艇自20世纪初问世以来
    扫雷艇图片欣赏扫雷艇图片欣赏
    ,在战争中得到广泛使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相继研制出了玻璃钢船体结构的扫雷舰艇、艇和扫雷具融为一体的遥控扫雷艇、气垫扫雷艇等,大大提高了排扫高灵敏度水雷的安全性。
    扫雷艇是专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舰艇。欧美18世纪开始实战使用水雷,给海军的使用和航运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专门的扫雷舰艇大约出现在1910年至1912年,由俄国最先设计建造。早期的水雷主要是锚雷,它由雷体和雷锚组成,并通过雷索布放在一定深度的水中。舰艇最初扫雷的方法是通过带有浮标的钢索拖曳着扫雷具实施扫雷,这种扫雷具在钢索上装有割。割刀像张开的剪刀,刀刃硬度很高,上面装有平衡板,使扫雷时保持水平并使刀口张向外侧,它可以把锚链割断,这样就可以把水雷“俘获”了。
    从外观来看,扫雷艇长得都比较“土”,不像驱逐舰护卫舰甚至巡逻快艇那么漂亮。这是因为扫雷艇一般在战线的后方行动,对速度、火力的要求不高。军工产品一般都是威力强外观就吸引人,所以扫雷艇就不如一线作战舰艇长得好看。再有,仔细看越南的扫雷艇的外壳似乎不是钢铁做的。原来,为了防止本身引爆磁感应水雷,扫雷艇一般都不能用钢壳,而是用有机物,比如木头或者玻璃钢制造,越南海军的扫雷艇就是用玻璃钢做的,中间还有一道加强筋用以提高结构强度。在越南海军扫雷艇的尾部,还安放有像小潜艇一样的拖曳式扫雷具,可以探测和消灭敌方水雷。

    研制历史编辑本段

    当扫雷舰拖着扫雷具前进时,一旦碰到锚雷雷索,扫雷具将使雷索进入刀口被切断,锚雷就浮出水面,若无法切
    “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 “弗兰肯塔尔”级扫雷艇
    断雷索时,也能将水雷拖至水面,然后加以摧毁。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只有俄国和英国拥有少量专门建造和改装的扫雷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人首先违反海牙会议关于禁止在敌对双方领海之外布雷的决定,不仅将水雷布设在英国附近海域,而且把布雷的范围扩大到了波罗的海、黑海咽喉区各港口,致使交战双方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水雷战。当时,双方布放了大约31万枚锚雷,面对数量巨大的水雷对航海造成的危险,各国匆匆建造和改装了大批扫雷舰艇用于排除水雷隐患,当时扫雷的舰船规模达到了3000艘左右。

    工作原理编辑本段

    扫雷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先进的探雷声纳或其他手段发现水雷,再通过精密导航定位系统确定水雷的位置,还可以通过水下观测系统对水雷进行识别,然后遥控扫雷具或引导其他扫雷具销毁水雷。

    发展历史编辑本段

    越南扫雷艇 越南扫雷艇
    最初的扫雷舰由于航速较低、续航力较小、扫雷方式单一,所以扫雷效率较低,危险性较大,而且扫雷的效果也并不明显。随着扫雷舰及扫雷装置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扫雷舰在反水雷作战中成果显著,仅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80艘扫雷舰艇就清扫了2.7万平方公里海域,重要航道或海域反复清扫过80次以上,在保证重要海域和航道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仅美国海军在1945年冲绳岛登陆作战中,就动用了122艘扫雷舰,花费了14天,清扫了约3000平方公里的水雷障碍,消灭近1900个水雷,保证了登陆战役按时进行。

    分类编辑本段

    木制扫雷艇

    日本的扫雷艇在海上战争中备受瞩目,最让人惊叹的是,它完全是木造的。支撑这些木船在海上所向披靡的是船匠们卓越的制造技艺。
    2008年9月29日,在鹤见区的万有造船厂京浜事务所里,伴随着《军舰进行曲》,高岛号从船台徐徐滑向海中。300人一同观看了入水仪式。
    扫雷艇的任务是移除在海底暗设的水雷。为了不触发磁性水雷,日本一直都使用木造扫雷艇。木造扫雷艇的基准排水量是570吨,全长大约57米,船体全部涂着银灰的军舰色,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出是木造的,一只木造扫雷艇的寿命约为20年。现阶段各国扫雷艇基本上都使用纤维强化塑料(frp)制造,价格低得多,高岛号已经是仅存的最后一只木造扫雷艇了。
    高岛号从2007年5月开始建造,使用了能搭建30幢30平米独立住宅的木材,启用了资深的船匠60多人,只使用最简单的刨子和锯进行加工,木头都被切割成薄板,由人工将它弄弯。画线时使用墨斗,量好后再用刨子刨。为了给船身增加坚硬度,工匠们会适当改变木头的纹理,再把木板粘在一起做成龙骨、框架和船头。螺丝钉和钉子也是特制的,使用的是非磁性的铜和不锈钢,并且每一根钉子都是完全靠手工钉上去的。这是一种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把木板紧密粘合在一起的技术。

    气垫扫雷艇

    气垫扫雷艇是一种军用气垫艇,艇上装备有扫雷设备,可用于海上扫雷作业。气垫扫雷艇是一种全垫升气垫艇,气垫扫雷艇艇体可全部离开水面,可避免水中武器鱼雷、水雷攻击。所以,气垫扫雷艇的战斗性能优于一般的扫雷艇。
    挪威的M340“奥索依”级气垫艇中有一种装有扫雷具的气垫艇,便是气垫扫雷艇,可在海上进行扫雷作业。

    无人扫雷艇

    瑞典SAM 3设计采用了模块化,能够拆散装进一标准集装箱内,便于实施快速部署,并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通过陆路或运输机,运往任务区。
    SAM 3亦可以在海上实施部署,只有有关支援舰装备有重14吨的起重机,便可以实施海上部署。
    询及重新组装SAM 3时间,他说,约可以在一天或两天内完成组装。SAM 3只需一名任务操作员设定及输入扫雷任务区资料后,SAM 3便能进行运作,运作模式可以是全自动或遥控模式。
    SAM 3舰长14.4公尺,宽6.7公尺,最高航速为12节,扫雷航速为8节。SAM 3皆曾在瑞典、德国、荷兰及芬兰进行过联合试验。

    工作方式编辑本段

    第一个时期

    是由接触式扫雷为主向非接触式扫雷为主的变化时期。导致这一时期扫雷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非触发式水雷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爆发,交战双方就投入了新一轮水雷战之中。在作战中除了传统的触发式水雷之外,还出现了磁场、音响和水压感应等非触发式水雷。为了对付新型水雷,一些国家很快研制出各种电磁扫雷具和音响扫雷具,它们的工作原理主要是产生与水雷引信感应装置接近的电磁和音响模拟信号,使水雷引爆装置产生误动作。对于灵敏度较高的感应水雷或扫除困难的水压水雷,常用的扫除方法是用改装的具有较强抗爆能力的商船反复通过直接引爆水雷。[1]

    第二个时期

    是由被动扫雷为主向主动猎雷方式为主的变化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水雷引信的多样化和智能化,扫雷变得越来越被动、盲目和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世界海军开始探索新的反水雷手段。上世纪70年代初,以主动方式猎雷的舰艇出现了,法国第一个建造出现代化的猎雷舰艇,至此世界反水雷战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级别编辑本段

    舰队扫雷舰,也称大型扫雷舰,排水量600-1000吨,航速14-20节,舰上装有各种扫雷具,可扫除布设在50-100米水深的水雷。
    基地扫雷舰,又称中型扫雷舰,排水量500-600吨,航速10-15节,可扫除30-50米水深的水雷。
    港湾扫雷艇,也称小型扫雷艇,排水量多在400吨以下,航速10-20节,吃水浅,机动灵活,用于扫除浅水区和狭窄航道内的水雷;
    扫雷母舰,排水量数千吨,包括扫雷供应母舰、舰载扫雷艇母舰和扫雷直升机母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扫雷机器人    下一篇 斯德哥尔摩级导弹艇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