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教练机   
[0] 评论[0] 编辑
歼教-1(中国代号:JJ-1,英文:Shenyang JJ-1)教练机,是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研制的亚音速喷气式中级教练机。歼教-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和第一种喷气式飞机 ,因而在新中国航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歼教-1教练机只制造了3架,用于全机静力试验和试飞。后来,因中国空军飞行员训练体制调整,没有继续研发、导致项目中止。

武器性能

  • 中文名称:歼教-1
  • 英文名称:Shenyang JJ-1
  • 国    家:中国
  • 飞机类型:教练机
  • 研制单位:沈阳飞机制造厂
  • 首飞时间:1958年7月26日
  • 目录

    背景研发编辑本段

    历史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
    初教-5教练机 初教-5教练机
    立就面临朝鲜战争的严峻局面。由于战争需要,中国航空工业于1951年组建。在先有空军后有航空工业的特殊环境下,中国航空工业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全力发展。由于中国空军迅速组建扩大,飞行员队伍的加速培训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遵循“先仿制、后研制”的思路,中国航空工业在引进苏联多型飞机后开展仿制工作,并分别在1954年7月3日成功首飞了初教-5(仿制雅克-18)初级教练机和1956年7月19日成功首飞了歼-5(仿制米格-17)高亚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这表明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在仿制和技术建设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航空工业局决定开始自行设计飞机。
    歼-5战斗机 歼-5战斗机
    1956年8月2日,经航空工业局批准,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主任设计师为徐舜寿,副主任设计师为黄志千、叶正大。成立沈阳飞机设计室,是为了学习苏联的飞机设计方法,使中国航空工业能够从仿制过渡到自行设计,既满足空军对飞机的需求,又培养自己的飞机设计队伍。
    在选择第一种自行设计的飞机机型时,针对空军航校普遍使用的螺旋桨活塞式后三点起落架的雅克-18中级教练机,已满足不了部队装备喷气式飞机的训练要求,徐舜寿综合考虑了中国当时的制造能力、设计
    歼教-1在机场 歼教-1在机场
    队伍的技术水平、空军的实际需求和不同机型的设计难易程度,最终选定的设计机型为亚音速喷气式教练机。飞机设计室确定的新型喷气式教练机的设计原则为:飞机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要满足教练机的飞行与训练要求;战术性能接近世界同类飞机的先进水平;制造、使用、维护简便,所用材料、成品、附件立足于国内。新教练机最初曾用过“东风101”、“红专503”的名称。最后经报请空军和航空工业局批准,新型喷气式教练机被命名为歼教-1,又称“101号”机 。

    自行研制

    1956年10月开始酝酿设计,沈阳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
    沈阳飞机制造厂工人正在加工歼教-1机体 沈阳飞机制造厂工人正在加工歼教-1机体
    徐舜寿 和两位副主任设计师黄志千、叶正大一起组织和带领的团队,设计人员共92人,平均年龄只有22岁 。他们大多有着海外留学的专业背景。他们先后召开了13次空军领导、飞行员、地勤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在设计室成立一个月之后就提出了设计喷气式中级教练机的建议。
      当时的成员之一的顾诵芬院士后来回忆到,一开始什么东西也没有,徐舜寿给了一些钱,让大家都上街去采购资料。“另外,看到好的东西都可以去弄点。”
      办公设备也是没有的。建设计室时,画图桌都是徐舜寿找设计员来设计,临时做的,再买了些手摇计算机。置办完这些家当,中国第
    1958.7.26歼教-1出厂准备首飞 1958.7.26歼教-1出厂准备首飞
    一个飞机设计室就算开张了。第一架飞机,取名为“歼教-1”,即“歼击教练机1型”。当时工厂刚刚仿制成功苏联的“米格-17”喷气歼击机,从工厂来的设计人员都对“米格型”飞机非常熟悉。但是,设计师们在开创中国自行设计飞机的时代,不准备让中国自行设计的飞机成为“米格机”的仿制品,所以有意识地采用了由中国设计人员对全系统进行集成、独立做出“工程综合”的设计路线。
      “歼教-1”飞机在最后确定的总体设计方案中,多处体现了创新的特点。该机打破了米格歼击机的传统框框,采用了两侧进气、全金属、前三点起落架、双座、平直翼的总体方案。其中抛弃米格机头进气布局,采用两侧进气布局,对后来国产歼击机、强击机的发展有着重要
    歼教-1木制样机 歼教-1木制样机
    意义。
      为了将纸面上的飞机制造出来,把二维设计图变成三维实物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难就难在当时没有人做过样机,没有任何经验,甚至连设计师自己都只是有个朦胧的概念。而沈飞一个叫陈明生的八级木工,带着一个小组,硬是用了不到一百天的时间,将“歼教1”的木质样机交了出来 。
    1956年10月,新型喷气式教练机正式开始设计,11月完成数个初步方案的设计,12月底,飞机的三面图和总体布置图以及重量、重心性能估算完毕,设计方案上报空军和二机部。1957年2月,空军和二机部对设计方案做了部分修改后批准了该方案。飞机设计室19576年3月开始歼教1-的技术设计,设计资料同时送苏联咨询并做风洞试验,至9月完成了设计资料和木质样机。从1957年年底到1958年3月,完成了生产图纸的绘制和发图。1958年4月,经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歼教-1飞机的样机试制正式开始。1958年7月24日,歼教1的第一架样机“101号”机完成总装。从发完生产图纸到首架样机总装完毕,只用了不到100天的时间。
    继批准设立沈阳飞机设计室后,黎明发动机设计室于1956年10
    歼教-1准备首飞 歼教-1准备首飞
    月成立,吴大观为设计室主任,虞光裕为副主任、总设计师。1957年初,发动机设计室明确了新发动机的设计原则为从简单做起,先易后难,由小到大。为配合歼教-1飞机的研制,确定新中国首次自行设计的喷气发动机为“喷发-1A”发动机,代号PF-1A。为减少技术风险,黎明发动机设计室决定选用刚仿制成功的涡喷5发动机作为原准机,采用相似律方法进行缩型设计。1958年5月黎明发动机制造厂试制出第一台发动机,并通过了20小时的试车,1958年7月1日,首台喷发-1A发动机送到沈阳飞机制造厂,用于歼教-1“101号”机总装 。

    试飞成功

    1958年7月26日,时任空军作训部部长的于振武 在歼教-1首
    1985.8.4飞行员于振武驾歼教-1归来 1985.8.4飞行员于振武驾歼教-1归来
    架不幸失事的情况下,顶着压力完成了第二架歼教-1的首飞任务,标志着新中国自主设计研制飞机成功迈出第一步 。
    新中国第一架自行设计制造的喷气式飞机胜利试飞的消息,随后报告了周恩来总理。当时,有的同志建议,在当年国庆节时驾驶歼教-1飞过天安门,后经过通盘考虑,感觉还不宜公开。周总理说,告诉这架飞机的设计人员,要他们做无名英雄。新华社为这架飞机发了一条内部消息 。
    1958年8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叶英元帅、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专程来沈阳参加了歼教-1的报捷庆祝大会,观看了飞行表演。经过准备,试飞员于振武在空中不仅作了常规飞行表演,而且还大胆地作了一些精彩的低空特技动作,引起了观礼台上叶帅等首长的赞叹 。

    研制中止

    1958年10月歼教-1已经完成了3000米以下部分科目的飞行试验。1958年
    叶剑英元帅刘亚楼司令员观看歼教-1飞行 叶剑英元帅刘亚楼司令员观看歼教-1飞行
    国庆节后,2架歼教-1飞机在北京进行飞行汇报表演。根据试飞结果分析,飞机的设计、制造是成功的。在11月中旬2架歼教-1飞回沈阳时,其中1架的发动机出现故障,叶片折断。该机型只生产了3架。1架作静力试验,2架试飞后封存。有1架收藏于中国航空博物馆 。
    歼教-1原来计划成为中国空军教练机体系一环。但由于空军训练体制变动,原定的战斗机飞行员三级训练即初教-5——歼教-1——乌米格-15,后改为两级训练即初教-5——乌米格-15,使歼教-1未能继续研制下去。同时配套飞机动力“喷发-1A”的黎明发动机制造厂无力解决发动机叶片折断的技术难题,也导致歼教-1研制受阻。虽然歼教-1项目中止,但歼教-1设计研制为中国航空工业建立了研发程序,摸索出一套工作方法,积累了设计、计算和试验资料,培育了中国第一代飞机设计师 。

    技术特点编辑本段

    气动布局

    歼教-1教练机,采用全金属机身、液压收
    歼教-1教练机陈列在航空博物馆 歼教-1教练机陈列在航空博物馆
    放前三点式起落架、两侧进气、双座、梯形下单翼的高亚音速喷气式教练机的总体气动方案。该方案要求材料和成品的研制均立足于国内。
    歼教-1抛弃苏联米格战机都机头进气布局、采用两侧进气布局,可以在机头安装大型的雷达或电子设备,对后来国产歼击机、强击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动力装置

    该机的动力装置采用的“喷发-1A”型发动机,额定推力15.3千牛,最大推力16千牛。是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所和黎明发动机公司在涡喷-5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喷气式发动机。

    航电武器

    该机座舱是教员座位与学员座位前后纵列,装备有比较
    歼教-1 歼教-1
    完善的仪表、电器、附件设备。
    该机机头左侧装有一门23毫米航炮,左右翼下各有一个挂点,可挂副油箱或普通航弹 。

    性能参数编辑本段

    歼教-1技术参考数据:
    机长:10.56米,
    歼教-1三视图 歼教-1三视图
    机高:3.94米,
    翼展:11.43米;
    空重:3149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4159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4602千克;
    最大平飞速度:840千米/小时(高度8千米),
    最大平飞马赫数:0.77(高度10千米),
    实用升限:14500米,
    最大爬升率:28.4米/秒(海平面),
    最大航程:957千米(机内燃油) 。

    总体评价编辑本段

    歼教-1歼击教练机,是新中国自行设计
    毛泽东主席观看歼教-1模型 毛泽东主席观看歼教-1模型
    独立研制飞机的一次大胆尝试。沈阳飞机设计室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学习苏联的飞机设计方法,但在机型选择上,总设计师徐舜寿确定了喷气式教练机作为首次飞机设计的目标。同时明确提出,要广泛收集世界各种飞机资料以吸收它们的优点,并且在设计时要避免成为米格飞机的翻版,“不唯米格论”。
    首先,歼教-1飞机气动布局设计有特点。徐舜寿和设计人员没有采用苏联飞机传统的机头进气方式,而是大胆选择了当时并不流行的两侧进气气动布局。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两侧进气布局方式因为便于在机头布置雷达等探测设备而被越来越多的飞机设计师所选用。应该说,新中国自行
    歼教-1在航空博物馆 歼教-1在航空博物馆
    研制飞机的历史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相当高的起点上。
    其次,歼教-1飞机的性能也不错。继“101号”机之后,第二、第三架原型机相继完成生产投入试飞,飞行试验结果表明飞机的性能达到了设计指标。1959年4月,由捷克生产的L-29教练机完成了首飞。该机是歼教-1飞机的同类飞机,首飞时间要晚8个多月,且主要性能指标还要逊于歼教-1飞机。L-29系列教练机一直被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总产量5000多架,装备了几十个国家的空军。
    最后,通过歼教-1飞机的设计实践,达到了培养航空人才、锻炼设计队伍的目的。在歼教-1项目研制人员的名单中,除了总设计师徐舜寿外,还有后来在中国航空领域里著名专家、学者:叶正大、陆孝彭、屠基达、
    航空博物馆展出的歼教-1模型 航空博物馆展出的歼教-1模型
    程不时、顾诵芬、陈一坚。而歼教-1飞机首飞的试飞员于振武,也在30年后晋升为中国空军司令。歼教-1的研制队伍,几乎可以看做是新中国航空事业的摇篮 。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教练-10    下一篇 K-8(教-8)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