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陆军装备   
[0] 评论[0] 编辑
三号突击炮,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产量最多的装甲战斗车辆。德国最初打算以之作为步兵支援的机动装甲轻型火炮。经过不断的改良及精研后,它终于在1942年改造成驱逐战车。直至战争完结,德国一共生产了10,500辆三号突击炮。

武器性能

  • 中文名:德国3号突击炮
  • 外文名:SturmgeschützIII
  • 类    型:突击炮
  • 含    义:三号坦克的底盘作为基础而制造
  • 国    家:德国
  • 目录

    开发编辑本段

    三号突击炮的发源是来自当时的德国的曼施坦因上校。当时他向陆军部提交了最初的草拟计划书,说明德国的步兵师必须要有突击炮作直接的火力支援。在1936年6月15日,德国的戴姆勒-平治公司收到德国政府的命令,发展一款可以携带75毫米火炮的装甲步兵支援车辆。
    戴姆勒-平治采用了三号坦克的底盘和运行组件来装嵌这款新型车辆,而试验型车辆的生产则交由Alkett公司负责。这些试验型车辆以其轻型的钢材结构,以及克虏伯公司制作的75毫米短炮管StuK37L/34火炮为特色。计划作为满足反步兵及近距支援战斗的角色,早期的三号突击炮因此安装了一支75毫米StuK40L/43低速炮或75毫米L/48反坦克炮作主力武器,而后期的型号更加在车身上安装了7.92毫米德国MG34机枪
    StugIII-3式突击炮/坦克歼击炮是二战中德军主力装备之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没有炮塔,它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时间,所以德国各军工厂生产的数量非常高。
    1936年6月15日,军方要求开发一种装有75毫米或以上口径主炮的步兵支援车辆。1936/37年,埃克特Alkett公司制造了试验性的0系列。它一共制造了5辆,使用的是PzkpfwIIIB型的底盘和低强度钢制的上部结构,装有24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StuKL/24)。
    1940年1月,经过广泛测试和改进,3式突击炮A型(1系列)正式投产。1940年晚些时候它出现在法国战场,其优异的表现得到了肯定。作为一种步兵支援武器,它在攻击时的主要目标是碉堡、机阵地、反坦克炮阵地以及其他障碍物。那以后,3式突击炮参加了北非、俄国、诺曼底等地的作战,直到战争结束时还有它的踪影。
    开始时,3式突击炮编成突击炮营,后来编成突击炮旅,一般作为独立部队配属给集团军一级。只有精锐的国防军部队(如大德意志师)和武装党卫队(近卫师、帝国师、骷髅师)才在师一级编有突击炮旅。突击炮是作为一种进攻武器开发的(突击炮assaultgun也可译作冲锋炮),但后来常被用于防御任务。晚期型号——StugIII(40)也装备了不同的猎坦克营(坦克歼击营)。1944年的时候,它常被用来代替PzkpfwIII,PzkpfwIV,甚至PzkpfwV(豹式)装备坦克营。实践表明这是一个错误,但绝望的形势和总体上坦克的短缺使得这种做法成为必要。

    型号编辑本段

    从1940年1月到1942年3月,共制造了5种型号的3式突击炮(A/B/C/D/E型)。它们均装备24倍口径的75毫米短管炮(75mmStuKL/24)并一直在前线服役到1943年中期。1942年3月,新的F型开始制造,它装备了火力更强的40型43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StuK40L/43)。
    1942年9月,新的F/8型代替了F型的生产,它装备的是更好的40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StuK40L/48)。
    StugIII-3式突击炮/坦克歼击炮是二战中德军主力装备之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没有炮塔,它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时间,所以德国各军工厂生产的数量非常高。
    从1940年1月到1942年3月,共制造了5种型号的3式突击炮(A/B/C/D/E型)。它们均装备24倍口径的75毫米短管炮(75mmStuKL/24)并一直在前线服役到1943年中期。1942年3月,新的F型开始制造,它装备了火力更强的40型43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StuK40L/43)。
    1942年9月,新的F/8型代替了F型的生产,它装备的是更好的40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StuK40L/48)。出于改进的目的,1942年有一部分不同型号的3式突击炮(B型到F型)换装了33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StukL/33),它看上去与28倍口径的42型105毫米榴弹炮(105mmStuH42L/28)很像,常引起混淆。1942年12月,F/8型的生产结束,3式突击炮的最终型号G型开始量产。
    StugIII-3式突击炮/坦克歼击炮是二战中德军主力装备之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没有炮塔,它可以节约大量的制造时间,所以德国各军工厂生产的数量非常高。
    出于改进的目的,1942年有一部分不同型号的3式突击炮(B型到F型)换装了33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StukL/33),它看上去与28倍口径的42型105毫米榴弹炮(105mmStuH42L/28)很像,常引起混淆。1942年12月,F/8型的生产结束,3式突击炮的最终型号G型开始量产。
    G型的后期型号装有略带倾斜的“绍科普”("saukopf")型火炮防盾,这类防盾有两种,一种仅包括火炮,另一种除火炮外还包括了同轴机枪。
    另有31辆F型突击炮也用48倍口径的75毫米炮代替了43倍口径的。F型、F/8型、G型的3式突击炮也被称为40型突击炮F型、F/8型、G型,因为他们装备了40型火炮(75mmStuK40)。这最后三种型号更多是作为自行反坦克炮而不是突击炮使用。1940年8月1日,曾经有过将12辆3式突击炮改装为水下行驶型号的计划,但未曾实施就由于“海狮计划”的中止而取消了。E型是第一种配有7.92mmMG34机枪的3式突击炮,但仅仅是置于上部结构内部,供近距离防御使用。
    早期型号的G型在顶部有一挺机枪,转动角度有限,射手有一个防弹罩保护(见上图)。后期型号改为遥控操作、可360度旋转的机枪(RundumFeuer)。B型到G型每个型号都有不同之处,所以看上去有所区别。这些不同之处包括:不同类型的悬挂系统、结构细节(车灯、车体倾角、通风系统等)、设备安装(观瞄设备、遥控机枪等)以及其他地方。常见的战地改进包括在驾驶员座位前放置一些附加防护设施(钢板、装有混凝土的容器等)以提高抗弹性能。从1943年中期起,3式突击炮开始装备裙板(Schurzen)以提高防护力。许多早期型号被送回工厂进行火炮的改装和增加装甲厚度。旧型号的车辆在修理时经常换上新型号的备件,造成了许多车辆的型号很难辨别。1943年9月到1944年9月出厂的3式突击炮表面经过“Zimmerit”(防磁涂料)处理(很通常的作法,包括虎式坦克也一样),以减小苏军大量使用的磁性防坦克手雷的危害,同时部队中的许多StugIII已经在战地工厂进行过类似处理。还有一种常见的作法是在引擎罩上焊上储物架或是放置一些钢轨等物品。
    总的来说,突击炮凭借它低矮的外形成为难以捕捉的目标和危险的对手。突击炮的乘员们可以被认为是炮兵部队的精英,他们被授予了一种特别的灰色坦克手制服。截止1944年初,突击炮手们击毁的坦克总数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20000辆。到1945年3月,埃克特Alkett公司(MIAG公司也制造了一小部分)共制造了大约9500辆不同型号的3式突击炮及其变型车。
    33型自走重步兵炮是一种埃克特Alkett公司设计和制造的重型步兵炮载运车。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10月共制造了24辆。它使用的是StugIIIB型(后来使用StugIIIF/8型)的底盘,装备了11.4倍口径的150毫米重步兵炮。内部空间的缺乏使它只能携带30发150毫米炮弹和600发7.92毫米机枪子弹。它有5名乘员,仅在东线使用。24辆中的12辆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并全部损失了。今天只有一辆存世,保存在俄罗斯库宾卡战车博物馆。
    1942年10月埃克特Alkett公司制造了42型105毫米自行榴弹炮,它使用StugIIIF和F/8型的底盘,配备一门42型28倍(30倍)口径的105毫米榴弹炮(105mmStuH42L/28(L/30))。
    从1943年起开始使用G型的底盘。从1942年10月到1945年2月共制造了1212辆42型105毫米自行榴弹炮。1943年5月到6月,10辆退役或在战斗中损坏的StugIII加装了14毫米火焰喷射器,改装成了F1型3式火焰喷射坦克(SturmgeschutzIII(Fl))。从1943年到1944年1月,这些车辆留在德国供培训使用,后来又在1944年1月到4月重新装备了40型48倍口径的75毫米炮(75mmStuK40L/48)投入战场。

    战绩编辑本段

    依照原始设计,早期的三号突击炮被配署于步兵师或机械化步兵师协助步兵作战,并在对法作战、巴尔干战役、1941年的侵俄之役与随后的冬季防御战中获得前线士兵的好评。而在这个时期,三号突击炮的反坦克潜力已在少数战例中显露出来,其中最为着名的例子之一发生在1941年9月,日后闻名于世的虎式坦克王牌车长米歇尔‧魏特曼,在一次支援任务中利用三号突击炮低矮的车身对一队苏联T-26坦克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袭击,在自身毫发未伤的情况下摧毁了其中的6~7辆。
    在装备了长倍径的反坦克炮后,三号突击炮更成为前线倚重的全能性火力载台(主要仍着重在反装甲能力上),史达林格勒战役中的某个战例即可证明其优异的表现:军士长库特·普弗瑞德纳指挥的三号突击炮F型,就曾经在20分钟内击毁9辆苏联坦克。因此,他在1942年9月18日被颁授骑士铁十字勋章,以表扬他这次的行动。而在1943年1月的1日至4日间,下级军官霍斯特·纽曼在德米扬斯克地区与苏军交战,并击破苏联12架坦克。统帅部颁了一个骑士铁十字勋章,以褒奖他打击苏军27架坦克的战绩。
    最著名的是武装党卫队二级突击队大队队长华尔瑟·克纳布的战绩。他所率领的武装党卫队第二“帝国”装甲师旗下的第二突击炮营,就曾经在1943年7月5日至1944年1月17日之间击溃苏军129架坦克。虽然失去两架突击炮,但他还是受勋。
    由于坦克的数量始终不足,德军在战争后期开始大量生产突击炮与驱逐坦克作为坦克的替代品,由于设计上的根本差异、德军素质的下降及其他因素,三号突击炮对这个角色的扮演称不上十分称职(美军于分析德军1944底-1945年初在突出部之役之表现时即指出,突击炮无炮塔的设计在进攻作战中对其带来很大的限制),然而总体而言,三号突击炮的开发极为成功。在整场战争间,它一共击毁了超过21000架敌方坦克。(光是1944年德军的突击炮部队就宣称击毁盟军战车20,000辆,其中绝大多数应为III号突击炮的战功。此外,光是独立667突击炮营,自1942年8月到1943年11月,就累计击毁了1,000辆战车)

    技术参数编辑本段

    乘员 4人
      长度 6.85米
      阔度 2.95米
      高度 2.16米
      重量 23.9吨
      装甲 80毫米装甲
      主要武器 75毫米StuK40L/48火炮
      次要武器 7.92毫米MG34机枪×2(或×1)
      发动机 梅巴赫HL120TRMV12汽油
    马力 300匹((520千瓦)
      悬挂系统扭力
      平地时速 40千米/小时
      马力/重量 13.0匹/吨
      行动距离 155千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德军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    下一篇 德国610毫米臼炮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