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陆军装备   
[0] 评论[0] 编辑
巨浪-1弹道导弹(中国代号:JL-1,英文:JL-1 submarine-launched ballistic missile,北约代号:CSS-N-2/3),是中国研制的第一种使用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也是第一型固体潜射弹道导弹,装备于092型战略核潜艇 。
巨浪-1弹道导弹的研制成功,使中国从无到有,第一次有了海基战略核发射能力,是中国的二次核打击和核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巨浪-1弹道导弹从1967 年开始研制,1982年10月12日,先由常规潜艇水下发射成功,1988年9月,由核潜艇水下发射成功 ,射程2700公里。

武器性能

  • 中文名称:巨浪-1弹道导弹
  • 英文名称:JL-1 ballistic missile
  • 前型/级:本型为首型
  • 次型/级:巨浪-2弹道导弹
  • 研制时间:1967年-1988年
  • 定型时间:1991年2月
  • 国    家:中国
  • 射 程:2700公里(改进后)
  • 发射平台:092型战略核潜艇
  • 弹    型:潜射弹道导弹
  • 目录

    发展沿革编辑本段

    研制背景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面临着掌握核垄断地位的世界超级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危机重重,核潜艇上需要携
    巨浪-1潜地弹道导弹 巨浪-1潜地弹道导弹
    带装有核弹头的战略导弹,才能构成一个国家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在此情况下,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潜地导弹研制工作开始,并先后经历了方案论证、技术攻关和台、筒、艇试验3个阶段 。
    1965年8月,根据中国中央专委的决定,第七机械工业部(简称七机部)四院在内蒙古组建了导弹总体设计部,即第四设计部,简称四部,开始了固体战略导弹总体设计的准备工作,中国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从此拉开了序幕。固体导弹的研制工作是从设计近程、单级固体导弹开始的。但起步不久,科技人员便对研制这种固体导弹的必要性提出了不同的意见。1966年10月,直径为1340毫米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次年,潜对地弹道导弹“巨浪-1”的研制工作随即展开。
    1967年1月,在国防科委听取近程、单级团体导弹方案汇报时,有人认为近程单级固体导弹的战术技术指标难以满足使用部队的要求,主张立即开始研制中程潜地固体导弹。这个意见引起了领导机关的重视。随后,在四院组织深入调查,国防科委提出报告后,经周恩来主持的中央专委会议研究确定,为了与导弹核潜艇研制取得同步,应提前完成中程固体导弹的研制。
    1967年3月,中国国防科委正式下达了中程潜地固体导弹的研制任务 ,明确了导弹核潜艇武器系统研制任务的分工,并要求研制单位按期完成总体及各分系统的方案设计工作。同年10月,海军审定了潜艇和导弹的总体方案,确定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经过反复论证后,将巨浪-1导弹定位为潜地固体弹道导弹,这是首枚固体战略弹道导弹,且最初研究定位为“一弹两用”,既是核潜艇导弹,在陆地上又可作陆基机动导弹。

    研发流程

    第一阶段:决策与方案准备(1956—1967年)
    早在1956年,聂荣臻副总理就向中央提出了《建立我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1950年代中期,负责导弹研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组织少数科技人员进行了固体推进剂和火箭发动机的探究;1958年,在中央成立的导弹核潜艇工程领导小组中,国防部五院副院长王诤是副组长之一。但是,在以后的那些艰难岁月里,国家经济力量无暇顾及潜地导弹,1962年中央专委决定2年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含地地导弹),这样潜地固体导弹被推后进行;1964年原子弹爆炸、1965年1月国防部五院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后,中央专委做出了在自行研制液体导弹的基础上,着手制定固体导弹的发展计划和逐步实现导弹系列化的决定;同年8月,七机部四院组建了总体设计部——第四设计部(简称四部),开始了第一枚单级、近程固体导弹的研制。但起步不久,科技人员便对研制这种较落后的导弹提出不同意见。不久,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专委会议研究确定,为了与导弹核潜艇研制取得同步,直接研制用于导弹核潜艇的两级中程固体导弹。
    1967年3月,国防科委主持会议,对核潜艇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进行了分工,提出了我国第一个两级固体燃料中程潜地导弹的研制任务;当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开始研制;七机部随即组织方案论证;同年10月,海军审定了导弹核潜艇及潜地导弹总体方案,确定了潜地导弹武器系统的战技术指标;年底,国防科委下达了潜地固体导弹战技术指标,要求按照会议决定开展导弹核潜艇和潜地固体导弹的研制;1968年导弹的总体单位向各分系统提出了技术设计要求,标志着我国第一代潜地固体导弹进入全面的技术攻关和研制试验阶段。这项任务的特点是起点高,技术难度大,既无资料、图纸,又无仿制样品,缺乏预研等,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整个研制工作的干扰,使研制工作困难重重。这对于七机部四院总体设计部这支主要由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的年轻的固体导弹研制队伍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潜地导弹与地地导弹有诸多不同,在方案论证中碰到的技术难题很多,如导弹及其系统必须小型化以适应潜艇狭小的空间,要攻克水下发射技术和掌握水下导弹的运行规律,克服潜艇运动、海流、海浪等对导弹点火姿态稳定的影响问题,导弹水下严重受力引起的载荷、强度设计计算,导弹在水下的气密、水密性保证,对油雾、盐雾、霉菌等恶劣环境的防护。所以这种导弹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可靠性高、机动性强、发射准备时间短、地面设备简单、隐蔽性好,适合于装艇或装车,在机动运输情况下,导弹可实施定点发射。
    在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中,需要解决以下4个问题:
    第一是选择导弹水下机动发射技术的试验途径。决定先用缩比导弹模型在水池内进行发射试验和水筒试验,然后再研制一种能回收的全尺寸模型弹,直接在水下运动的潜艇上进行发射试验。
    第二是选择发射方式。将一枚十几吨重的导弹从水下几十米深处弹射出水,使导弹具有一定的出水速度和较小的出水姿态角,并保持弹体出水姿态的稳定,除在导弹外形设计上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外,还选定了燃气动力、导弹水下冷发射方式。
    第三是选定导弹的试验程序。国外潜地导弹试验程序复杂、周期长、用弹多、耗资大。四部科技人员经反复论证,决定先在水池进行缩尺模型试验,然后采用“台、筒、艇”三步试验程序,即:陆上发射台垂直发射,考核导弹总体方案、全程飞行的小姿态稳定性、两级热分离、头体分离等技术方案;陆上发射筒倾斜发射,考核一级发动机空中点火方案,并在尾罩上增加有人为干扰的尾部小发动机,以模拟真实海况,目的是试验出水大姿态空中控制问题,潜艇从水下发射模型弹,考核水下发射导弹的安全性,同时加强对不同状态下水中环境的分析。最后,在潜艇上进行水下真实导弹(遥测弹)的发射试验。
    第四是选择恰当的导弹弹体、两级动力装置和制导系统等方案。导弹的头部是常见的锥体,尾端为椭圆形尾罩,其他部分为圆柱体;两级动力装置为固体发动机,采用新研制的复合推进剂和低合金高强度钢壳体,两级之间采用封闭式热分离方案;固体发动机首次采用了较先进的摆动喷管(一级)和液体二次喷射(二级)的推力向量控制方式;为提高导弹的命中精度,准确控制二级发动机按指令关机,在二级发动机前封头设置了3个反向喷管,以实现推力终止、并提供头体分离的反向推力,制导系统采用平台—计算机方案,导弹瞄准系统采用长春光机所研制的既可适应潜艇方位的不断变化、又可满足发射多枚导弹、补偿艇体变形的全光路瞄准方案。此外还对控制、遥测、安全、弹体结构、地面设备等分系统方案进行了大量工作。1968年确定了各系统的方案,并做了相应的设计和试验。
    第二阶段:陆上及常规潜艇水下模型弹弹射试验(1968—1979年)
    此阶段主要开展了潜地导弹的初步设计和初样(模型弹)的研制试验。模型弹试验主要是为了提供水下弹道的基本力学参数,摸清导弹在水中运动和出水后的姿态变化规律,掌握导弹水下运动的复杂受力情况和考核潜艇的发射装置。先在陆上发射台、陆上发射筒进行模型弹试验,共发射模型弹十几枚。然后在031型常规潜艇上进行水下模型弹试验,也发射了十几枚模型弹和改进型模型弹,并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潜地导弹核弹头。
    1970年,周恩来批准将七机部四院四部由三线迁到北京,划归七机部一院建制。为了加强潜地导弹的研制力量,一直从事陆上“东风”型号导弹的副总设计师黄纬禄被任命为潜地导弹总体设计部主任,从此他开始与大海为伴,率领科技人员到大风大浪中拼搏。这一年,导弹的方案阶段结束,进入总体初步设计。担负潜地导弹研制任务的科技人员从分析导弹的水下运动特点入手,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计算、试验工作。他们从水下流体动力、水下弹道和水下载荷等不同的试验目的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射水筒、风洞等试验设施,确定缩比模型试验方案,在试验水池进行了缩比模型弹弹射试验,为潜地导弹的研制提供了设计依据,为分析水下发射技术问题积累了资料,对首批导弹缩比模型进行了数百次研究性试验和发射试验,模拟了一定水深、航速和出筒速度等干扰因素,测得了大量数据,从而形成了水下弹道研究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潜地导弹的地面设备是由导弹运输、起吊、停放、装填、退弹、地面电源、氟利昂加注及供气等共40余种、160多台件设备组成的系统。1972年初步完成了一套以公路运输车、装填筒为主的供全尺寸模型弹试验用的地面设备。为适应导弹核潜艇发射潜地导弹试验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由海军试验基地负责筹建潜地导弹试验场。据此,1968年3月,总参谋部、国防科委组织海军及有关工业部门人员,由海军试验基地副司令员冰野带队,进行实地勘察选点,并于1971年报经中央军委批准,确定在辽南建设潜地导弹试验场。经过8、9年的奋斗,相继建成了技术阵地、发射阵地、试验指挥所、时统通信中心和安全控制中心,以及光测、雷达测量和遥测站点,并健全了保障设施(铁路专线、码头、吊装、水文、气象等)。设在甘肃省境内的弹着区也初步建成(后因考虑沿途重要城市的安全,改由测量船基地担负)。国防科委和海军组织协调有关研制部门,陆续攻关研制出各种测控设备。
    为解决试验实施过程中水下潜艇与水上通信联络和信息传输问题,1970年代初,试验基地会同719所共同研制出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通信浮筏。它由具有一定抗风能力的浮筏作为载体,上面装有特殊的天线和曳光管架,并通过附着在钢缆上的密封电缆,与潜艇内的通信时统设备联接,也是与岸基、水面、空中通信的有效手段,其主要功能是传输时统信号和发射零时,为岸上测量设备提供瞄准条件和判断水下潜艇的概要位置。承担导弹发射装置研究设计的713研究所,从1970年起完成了一系列的试验,确定了发射动力方案。
    1972年6月,在进行常规潜艇首次水下发射模型弹之前,叶英召集中央军委办公会议亲自听取汇报,并指示:“就按你们的计划进行试验。试验一定要组织好,不要出事故,不要砸了艇,把艇砸坏了就起不来了,打捞救生船要准备好。1972年10月,海军试验基地在辽南海域组织进行了模型弹首次真实海情下的常规导弹潜艇弹射试验,这是首次全尺寸模型弹水下弹射试验。试验潜艇按照预定时间驶向试验海区,在水下测试完毕后,发射装置的动力系统点燃、经过冷却后的燃气和蒸汽的混合气体充入发射筒底部。在强大气压作用下,导弹被推出发射筒,穿过海水,飞上天空,然后按照预定的程序打开伞、排水。模型弹首次水下弹射试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对攻克水下发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试验结构简单可靠,试验中无需地面支持,且不受时间、地点和海情的限制,在技术上有所创新,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由于此阶段正值文革期间,加之潜地导弹的技术难度大、预研不足等原因,到1973年底,研制工作仍然处于初步设计阶段。弹头是导弹运载的有效载荷。潜地导弹的弹头装有能毁伤敌人战略目标的核装置,是导弹组成的一个重要的独立系统。导弹弹头的研制工作在七机部一院十四所和二机部核武器研究设计院共同合作下,突破了外形选择、结构与防热设计等方面的技术,1974年完成了核装置全当量核试验,在导弹弹头设计技术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
    1975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关于国防尖端技术发展问题的决定,首先抓紧洲际导弹的研制,积极进行潜地导弹核武器的研制。1977年4月,叶剑英主持中央专委会议,听取七机部的汇报,再次要求抓紧进行潜地导弹的研制;同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把潜地导弹研制列为国家三项重点任务之一(另外两项是洲际导弹和通信卫星的研制,即“三抓”任务),进一步推动了潜地导弹的进度,完成了导弹全弹初样匹配试验,突破了固体发动机、制导系统等关键技术。
    1979年2月,国防科委召开固体潜地导弹和陆基机动战略导弹战技术指标论证会,会议在黄纬禄的主持下修订了潜地战略导弹战技术指标;4月,国防科委和七机部为了加强潜地导弹各分系统的技术协调、加强潜地导弹与核潜艇发射系统的技术协调抓总,确定七机部一院改为二院,负责潜地导弹型号的技术抓总和协调,并进一步健全了以黄纬禄总设计师为首的技术指挥线和以程连昌、柴志为首的行政指挥线,形成统一指挥、型号抓总、专业协作的科技管理体制;对直接参加研制的29个单位,依照统一的计划实行统一调度。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导弹试验的程序和要求:先进行分系统地面试验、后进行全弹飞行试验。导弹试验分四步进行:第一步进行陆上发射台发射试验、第二步进行陆上发射筒发射试验、第三步进行常规潜艇水下发射试验、最后进行核潜艇水下发射试验。固体发动机的研制是技术难度较大的课题。摆动喷管是潜地导弹一级发动机的关键部件,1967年七机部四院开始研制,连续失败,后确定了摇摆喷管球面的密封间隙量,改进了设计和加工工艺,终于在1979年9月突破了技术难关。发动机所用的材料涉及到化工、冶金、轻工、机械、兵器、石油等工业部门的55个单位,每种材料几乎都有特殊的性能要求,其他诸如发动机壳体材料、装药与壳体界面脱粘等技术问题经过多年的奋斗也都研制成功。
    第三阶段:陆上及常规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1980—1982年)
    此阶段主要是潜地导弹的试样(即遥测弹,指未装核装置的导弹)研制试验阶段,它是导弹武器系统(包括导弹发射控制系统和导弹本身)最重要的综合性试验,遥测系统是导弹在研制阶段为飞行试验中取得分析数据的必备手段,达到判断故障、评估设计、确定环境的目的。在陆上发射台、陆上发射筒、改装的31型常规潜艇水下共进行7枚遥测弹飞行试验。陆上发射潜地导弹试验1980年3月,二级固体发动机连续试车成功,完成了导弹控制系统及弹上设备的试样生产;在全国近百个科研单位和工厂的协作下,首枚潜地导弹的各类设备陆续在总装厂(307厂)齐套,经过各个系统的验收试验合格后,采取全弹水平状态操作方案,圆满地完成了第一枚潜地导弹的总装测试任务。二院四部按照不同的技术状态,于1980年5月至7月,成功组织了潜地导弹陆上发射台和陆上发射筒状态的综合匹配试验,完成了飞行试验用的全部地面设备。
    1981年6月17日,在华北导弹试验基地发射成功陆台状态的第一批第二枚潜地型号遥测导弹(第一枚发射失败),这是中国固体战略导弹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中央军委为此发了贺电。
    在陆台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1982年1月7日,在华北导弹试验基地进行了第三枚陆筒发射潜地遥测弹的飞行试验。发射试验的口令下达后,燃气发生器点火,高温高压燃气经过水冷却器进入发射筒底部,以强大的推力将导弹高速弹射出筒,随之尾罩自动脱落,一级发动机点火,导弹飞向空中,试验告捷。
    1982年4月22日,华北导弹试验基地实施的第二枚带侧推的陆筒状态遥测弹飞行试验获得成功。这次试验在导弹尾罩底部安装了一台小发动机。导弹从发射筒弹出后,小发动机立即点火,给导弹一个侧推力,使导弹产生偏斜的姿态,以考核导弹稳定系统的纠偏能力,试验证明导弹飞行稳定系统功能良好,为海态飞行试验打下了基础。
    常规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代号“9182”任务) 1982年3月,全面展开了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成立了首、末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潜地导弹武器系统在完成了陆上飞行试验后,进入到常规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阶段,对导弹武器系统进行最接近实况的严峻考核。为了稳妥起见,先在常规潜艇上试验,然后再过渡到核潜艇上,它们的发射条件相似,是一种逼近的模拟。10月12日,我国常规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神剑”出鞘,震惊了世界。这次试验的影响力和震撼力远大于后来在核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
    第四阶段:导弹核潜艇水下模型弹和滏地导弹发射试验(1983—1991年)
    此阶段先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水下发射模型弹弹射试验,然后发射潜地导弹(即遥测弹下同)试验,并最后定型。虽然我国常规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成功,但毕竟在核潜艇上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作战能力。导弹核潜艇第一次水下模型弹弹射试验(代号“915”任务) 主要是考核导弹核潜艇满足发射条件的操纵性,以及潜艇导弹发射系统实时工作的正确性、协调性和可靠性。这次试验成立了试验领导小组(下设技术协调组、指挥组、技术阵地协调组、发射阵地协调组)和海上指挥组(负责摄影、救生、打捞、巡逻等海上兵力保障船只,以及弹道导弹核潜艇,高空摄影的米-8直升机和陆上测量点),参试单位有20多个,动用各类舰船49艘次,直升机3架次,技术抓总和协调工作由719所负责。试验准备工作从1983年12月开始,经过码头与海上合练后,发射试验于1984年4月6日至28日进行,在渤海海域发射了4枚模型弹,3枚成功。试验结果表明:导弹核潜艇发射系统设计方案正确,操纵性较好,满足发射条件,整个试验除了海洋水文气象不具备条件,未能考核高海情外,其余均按试验大纲的要求,完成了规定的项目,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测量数据;试验后,各单位对此次试验进行了详细总结,编写出《水下发射模型弹试验文集》,为海上发射遥测弹试验打下了技术基础。
    导弹核潜艇第一次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代号“9185”任务)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核全武器系统(即核潜艇发射控制系统和导弹本身)的综合性能,鉴定武器系统的战技术指标。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的特点是:参试单位多,协作复杂;对导弹试验海区要求严格;导弹从水下发射,测量设备瞄准和捕获目标困难;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对定位、瞄准、实时信息的精度要求高、难度大;海洋水文气象变化大,水下力学环境复杂,导弹要先后在水和空气两种介质中运动,大海的波浪会影响导弹的正常出水姿态;潜艇在水下的发射深度、航速、艇的姿态也会影响导弹发射;潜艇舱室空间狭小,比陆上条件和环境更为复杂和艰难。在此试验前,陆上发射筒状态第二批遥测弹飞行试验已于1984年下半年完成。
    1985年5月,国防科工委和海军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向有关单位下达了导弹核潜艇实施潜地导弹水下发射试验的要求,建立了试验组织,明确了分工。发射区(首区)和落弹区(末区)还分别成立了指挥部。首区设立总师组,负责组织和协调试验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由黄纬禄(组长)、黄旭华、赵仁恺和周淦林组成。首区直接参加试验的单位1 39个,重大测控设备42台(套),事后处理设备24台(套),时间统一系统的通信设备245台(件),各型舰艇48艘,飞机3架。
    1985年9月28日,艇长徐作仁指挥核潜艇到达发射阵地,导弹核潜艇首次实施水下发射潜地导弹。导弹出水后飞行爬高,但不久便在空中翻滚自毁,随后,又进行了2枚导弹的发射试验,均失败。但试验仍然显示,核潜艇总体和发射动力系统工作正常,并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数据和资料,对于进一步研究导弹的水下力学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试验结束后,国防科工委、海军、航天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电子工业部等有关单位,召开了一系列故障分析会和专题研讨会。航天工业部还安排了复现试验任务中出现故障现象的模拟试验、弹上仪器力学环境承受力摸底试验、仪器舱振动试验、尾罩水下分离缩比试验等。经过全面分析,认定试验所用产品的质量和试验工作质量是好的,失败的原因是技术问题,根本原因是水下发射的力学环境复杂。“9185”试验任务的失败,成为潜地导弹研制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原先想通过这次试验一举夺得定型的打算未能按计划实现。
    导弹核潜艇第二次水下模型弹弹射试验(代号“916”任务) 经国防科工委和海军批准,1987年进行了第二次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模型弹试验。根据前几次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试验场210所深入研究了导弹水下运动速度与高频振动的相关性,提出了解决导弹的力学环境、降低出口速度的建议。参加试验的有航天工业部、中船总公司、电子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及海军所属单位共计24个,参试人员2000余人,主要参试设备100余台(套),动用舰只12艘、直升机1架,吊装模型弹68次,计算处理遥测数据140余万个点。试验共发射了6枚模型弹,获取了遥测的磁记录全部数据,完成了艇体运动参数、发射动力系统参数,艇内环境参数、水文气象参数的测量和实况拍摄任务,并圆满完成了模型弹的打捞回收。任务结束后,国防科工委、海军、沈阳军区都发了贺电。导弹核潜艇第二次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代号“9188”任务) 导弹核潜艇第二次水下发射潜地导弹试验是潜地导弹的定型试验。目的是检验潜地导弹武器系统的主要战技术指标,验证1985年海上试验失败后,对导弹水下发射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潜地导弹定型试验是在吸取以前试验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经过综合治理措施后进行的,是最为关键的一次试验。在导弹核潜艇武器系统定型前必须先要完成导弹核潜艇瞄准精度试验,该试验的实质是要摸清和鉴定导弹武器系统在水下活动基座上初始瞄准的工作精度,它直接关系到命中目标的精度。
    1986年4月至7月,在渤海海域进行了导弹核潜艇瞄准精度试验。试验分3个阶段进行,即码头装调方案检查阶段、码头试验阶段和海上试验阶段。核潜艇共出海4次,完成9个有效航次试验。获取了大量数据,编制了16份试验结果报告,为鉴定导弹核潜艇武器系统精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87年底,国防科工委和海军联合召开了试验工作会议,成立了首、末区指挥部,首区指挥部负责指挥参试兵力和组织试验工作,指挥长由试验基地司令员王惠悫担任,副指挥长是栾恩杰、陈德仁、赵孟、黄旭华、何志斌、丁桂阁、周淦林。首区总师组负责研究处理试验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组长由陈德仁担任,黄纬禄任总师顾问。末区指挥部统一组织末区舰船、飞机的行动以及测量、通信、气象、护航、警戒、防救和数据舱的打捞,指挥长由国防科工委测量船基地司令员孟宪诚担任,副指挥长由测量船基地副司令员王立春和东海舰队参谋长李俊才担任。
    试验由四个阶段实施,即预先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部分设备的检修和功能调试;直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参试设备、系统联调,弹艇合练和测试设备上艇安装;发射实施阶段,主要任务为首区演练、首末区演练和实施发射;撤收阶段,主要任务为总结工作、撤收设备、撤离现场。试验从技术阵地、发射阵地、测控系统和海空勤务保障四条战线展开。在军内和地方邮电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通信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测控通信系统还组织了15次校飞和6次首、末区联试。在海空勤务保障方面,拟定了海上巡逻、校飞和观察等各项方案,组织了援潜训练和潜水训练。试验勤务保障舰船拟定了测量水文气象、拖带通信浮筏、打捞尾罩和发射实况拍摄等方案。总参气象局统一建立了首区气象保障网,制作和发布了各种天气预报,组织进行了天气会商和实况传递。担任这次水下发射任务的是“406”号核潜艇,杜永国是该艇第二任艇长,他组织参加试验的全体艇员进行了基础技术训练,严格检查了导弹舱、机电设备和核动力系统;配合科研单位对临时上艇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和标校。杜永国说:“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对操纵技术要求特别高,成败全在一瞬间。为确保发射成功,我们把操纵过程中的重大技术难点进行排队,然后集中力量一个个攻关,从而熟悉掌握了各种情况下的操纵技能。”他还反复研究了前几次发射试验的资料,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带领官兵反复操演。试验前,所有艇员都写了决心书,表达“一不怕危险,二要尽全力完成任务”的决心。当潜地导弹上潜艇后,全艇官兵不分昼夜,精心守护“国宝”。
    1988年8月19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到首区视察,听取了试验准备工作汇报,并给试验基地题词:“提高综合试验能力,为海军现代化而奋斗”,为导弹核潜艇题词:“壮大海上威慑力量,兴国利民”。勉励全体参试人员完成这次试验任务。经过4个多月的紧张、艰苦、精心准备,各项试验准备工作就绪。发射试验之前首区召开了誓师大会。
    1988年9月15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来到了,这一天,晴空万里,核潜艇备航、备潜完毕,等待起锚。指挥所里各级指挥员已经就位。9时整,核潜艇起锚离港,与核潜艇同时编队航行的还有4艘试验艇,途中担负防险救生、观测水文气象、摄影录像、护航、拖带和打捞任务的有30艘舰艇,以核潜艇为核心,向试验海域开进。驰骋在试验海域的11艘猎潜艇、护卫艇和3艘渔政船负责劝阻国内外船只进入试验警戒线。接到陆上指挥所下达的“试验开始”命令后,导弹核潜艇驶向发射海域,进入发射阵地。12时30分,蓝灰色的核潜艇在就位地点下潜,不一会儿,深蓝色的海面泛起一片白色的浪花,“巨鲨”隐入水下,只有连通潜艇的通信浮筏缓缓地在海面漂移。当进入“1分钟准备”时,整个试验区都在聆听来自核潜艇的声音,计数器的倒计读数指到30秒时,年仅30岁的导弹部门长刘跃明少校镇定地发出清脆的口令:“30……20……10……5、4、3、2、1、发射!”14时整,巨大的潜艇在强大的发射反作用力下猛地向下一沉,颤抖了几下。导弹告别核潜艇,从发射筒里腾空而起,穿过海水,冲破海面,带着桔红色的火焰,昂首直刺云端,在湛蓝色的天空潇洒“亮剑”,随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径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飞去。安全控制大厅内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导弹从海面跃出和飞行的图像。电影电视经纬仪对导弹飞行进行追踪,导弹监控中心和技术人员都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各显示板上显示出导弹的飞行轨迹和姿态,预示每时每刻的导弹落点和是否在安全控制范围内飞行的各种曲线。总调度台不时传来信息:“跟踪正常”、“导弹飞行正常”、“二级关机”、“头体分离”、“发现目标”、“目标落水,落点准确”,在海上等候已久的远洋测量船“远望”1号和“远望”2号上的雷达操作手同时向船队指挥所报告。霎那间,站在甲板上的人们,只见天空有一团“火球”钻出云层,弹头像流星一般急泻而下,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当“发射成功”的消息从万里之外的测量船传到潜艇上时,官兵们兴奋地欢呼、跳跃。海面上所有的舰艇拉响报捷的汽笛,长达3分钟。观察舰的甲板上,水兵乐队奏起国歌,人们自觉地肃立,庄重地向国旗和军旗敬礼!9月27日,第二次发射试验又获得成功,这是安国之箭,弦惊天荡。至此,中国首制导弹核潜艇潜地导弹定型试验全部结束。导弹核潜艇潜地导弹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获取试验参数完整,为潜地导弹武器系统定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导弹核潜艇水下发射技术。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5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人民海军也由此成为一支真正的战略性兵种。这次试验的成功,也为第二代潜地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989年12月14日,海军在北京召开了潜地核导弹武器系统定型审查会。1991年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军工产品定性委员会批准潜地核导弹武器系统定型。

    总体论证

    巨浪-1导弹研制之初,中国水下发射技术完全是一片空白,在当时财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研制团队踏上了一条自主创新、自行研制的发展之路。此外,要跨越近程单级的阶
    巨浪-1型潜射导弹 巨浪-1型潜射导弹
    段,直接研制两级中程固体导弹,意味着将面临起点高,技术难度大,既无资料、图纸,又无仿制样品,缺乏预先研究等许多困难,这样艰巨的任务,对于四院刚组建起来的年轻的固体导弹研制队伍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巨浪-1导弹方案论证中遇到了诸如潜艇空间有限,导弹外型尺寸有严格限制,弹头核装置、装弹仪器设备必须轻型化、小型化;海上环境及条件十分复杂恶劣;水下发射方案及水下运动规律;在潜艇运动和海水浪、涌、流的作用下,导弹点火时的大姿态稳定;导弹水下严重受力引起的载荷、强度设计计算;导弹气密、水密性保证;油雾、盐雾、霉菌等恶劣环境下的防护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问题 。
    巨浪-1导弹总体方案论证与设计中,先后遇到四大难题,包括如何选择导弹水下机动发射技术的试验途径、选择何种发射方式、选定导弹的试验程序和选择弹体、两级动力装置和制导系统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第一个难题,设计人员分析研究了世界研制固体潜地导弹的经验和教训,根据当时情况选择了一条新的途径,即先用缩比导弹模型在水池内进行发射试验和水筒试验,然后再研制一种能回收的全尺寸模型弹,直接在水下运动的潜艇上进行发射试验。对第二个难题,设计人员经过反复分析论证,选定了燃气动力、导弹水下冷发射方式。对第三个难题,设计人员论证并决定取消建设陆上水池进行模拟水下发射的试验阶段,第一步在陆上发射台发射,第二步在陆上的发射筒发射,第三步从潜艇水下发射遥测弹,独创的这种“台、筒、艇”的试验方案还节约了资金。对第四个难题,设计人员提出导弹外形除头部与尾罩两级外均为圆柱体,弹头因受长度尺寸和安装核装置的限制选择组合锥形。为承受导弹发射时高温高压燃气的作用力,导弹尾端设计了外形为椭球形的尾罩。考虑到导弹长度受限和气密、水密要求,两级之间采用封闭式热分离方案等。两级固体发动机采用新研制的复合推进剂和低合金高强度钢壳体 。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
    1967年3月,完成总体方案论证后,国防科委又明确了导弹核潜艇武器系统研制任务的分工,并要求研制单位按期完成总体及各分系统的方案设计工作。同年10月,海军审定了潜艇和导弹的总体方案,确定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1968年,总体单位向各分系统提出了技术设计要求,导弹研制工作进入了技术攻关和分系统研制试验阶段。1969-1970年,在中国锦西海军试验基地进行了陆筒发射巨浪-1全尺寸模型弹试验。
    1970年1月1日,经时任总理周恩来批准,四院四部迁到北京,划归七机部一院建制,同时从一院抽调了几十名技术干部到四部,并任命控制系统专家黄纬禄为潜地导弹总设计师,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强了潜地导弹的研制力量 。

    技术攻关

    巨浪-1导弹进入技术攻关阶段后,科技人员从分析导弹的水下运动特点入手,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分析、计算和试验工作。从水下流体动力、水下弹道和水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
    下载荷等不同的试验目的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筒、风洞等试验设施,确定缩比模型试验方案;利用试验水池进行缩比模型弹发射等试验,为潜地导弹的研制提供了设计依据,为分析水下发射技术问题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对首批导弹缩比模型进行了数百次研究性试验和发射试验,模拟了一定水深、航速和出筒速度等干扰因素,测得了大量数据,从而形成了水下弹道研究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
    1970年8月,为了摸清模型弹壳体从几十米高空落到海面的结构强度和是否可能影响艇的安全问题,试验人员利用刚刚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把模型弹从桥面上扔下去进行落水冲击试验,得到不同投放姿态下的弹体载荷入水深度等参数;为摸清水下弹道的有关参数,研制团队曾进行数千次缩比模拟水动试验;固体发动机试车时,没有试车台,就挖了地坑让发动机头朝下来试车。
    在一大批专家的主持下,相关负责单位和设计人员先后完成了导弹弹头、三轴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简称液浮平台)、弹上计算机和固体发动机等一系列关键部件的设计,单是固体发动机所用的材料就涉及化工、冶金、轻工、机械、兵器、石油等工业部门的55个单位,导弹弹体结构先后由211厂、307厂负责研制。参与巨浪-1导弹研制的单位共有109个,3万多人,涉及19个省市、10个工业部门,所有单位都协同攻关,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才完成这项创举。为了使协调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总设计师黄纬禄创造性地提出了“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个共同”的工作理念,从而大大增强了研制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个共同”已经成为航天系统工程协同工作、解决问题的法宝。
    1972年7月31日,中国使用从苏联引进的629型潜艇(北约称高尔夫级或G级)改进型031型潜艇“长城200”艇在辽南海域首次水面发射了巨浪-1全尺寸模型弹并成功。1972年9至10月,巨浪-1全尺寸模型弹首次真实海情下的潜艇水下30米弹射试验。1973年10月至1974年1月,又陆续进行了三枚巨浪-1全尺寸模型弹水下发射试验。1975年,使用陆筒共进行了四枚巨浪-1全尺寸模型弹的试验。
    1976年,一院四部又开始承担巨浪-1导弹地面设备的研制任务,十家工厂承担了30多项急需设备的试制生产任务,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
    并于1980年二季度及时提供了飞行试验用的全套地面设备。1977年,使用陆筒又进行了五枚巨浪-1全尺寸模型弹的试验。1977年3月,中国海军试验基地成立潜地导弹试验部。1977年9月,经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潜地导弹研制被列为国家三项重点任务之一,国防科委和七机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固体导弹研制工作。1978年,使用陆筒进行了三枚巨浪-1全尺寸模型弹的试验。
    1979年4月,为使一院集中力量研制洲际导弹和运载火箭,国防科委和七机部决定一院四部划归二院建制,由二院负责潜地导弹的技术抓总和协调工作,并进一步健全了以黄纬禄总设计师为首的技术指挥系统和以程连昌、柴志为首的行政指挥调度系统,形成了统一指挥、型号抓总、专业协作的科技管理体制,加快了整个工程的研制步伐。不久,二级固体发动机连续试车均获成功,导弹控制系统进行厂产品修改设计 。1979年5-8月,为获得高海情下的弹道参数,“长城200”艇进行了四枚巨浪-1全尺寸模型弹水下发射试验,结果不理想。随后进行的第五、六枚高海情发射试验圆满成功。
    1980年3月,巨浪-1导弹控制系统及弹上设备的试样生产全部完成。导弹各分系统试样产品出厂后,有关部门分别进行了验收性综合试验。首次控制系统验收性综合试验发现并排除了产生一级发动机喷管抖动的干扰源,为飞行试验消除了一大隐患。在控制、遥测与安全等系统综合试验合格后,1980年5月又组织了导弹各系统正式试样产品全部参加的陆上发射台和陆上发射筒状态的匹配试验。1981年1月2日,巨浪-101批首发陆台状态遥测弹Y1在25基地发射后不久自毁,6月17日01批Y2发射成功。1981年底到1982年1月,又成功地进行了弹上系统和潜艇装艇设备之间的匹配联试,为即将进行的导弹飞行试验做好了准备 。

    定型试验

    1982年4月22日,巨浪-1导弹在25基地进行的第二次陆筒飞行试验获得成功。
    1982年10月1日,中国新华社受权发表公告:中国将于10月7日至10月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
    26日向北纬28度13分、东经123度53分为中心,半径35海里的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1982年10月7日,“长城200”艇水下发射了第一枚巨浪-1导弹。导弹发射正常,但点火后不久,导弹失控翻转,在空中自毁。
    1982年10月12日,“长城200”艇水下发射的第二枚导弹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水下发射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之后不久1983年8月20日,中国092型战略核潜艇406艇入役,并于1984年3月8日-4月28日期间,进行了4枚巨浪-1导弹模型弹水下发射试
    巨浪-1潜地弹道导弹发射试验 巨浪-1潜地弹道导弹发射试验
    验。
    1985年9月28日,巨浪-1导弹首次在406艇上进行水下发射试验。导弹出水后飞行爬高,但不久便在空中翻滚自毁。随后又进行了两枚导弹的发射试验,均末取得成功,其中第二发飞行70多秒后爆炸,第三发出水后不久爆炸。
    1986年4-7月,中国海军试验基地240所在渤海海域406艇上进行了巨浪-1导弹瞄准精度试验。
      1988年9月15日14时,巨浪-1导弹在406艇上水下发射获得圆满成功。9月27日,第二次发射试验再次成功。至此,中国首制导弹核潜艇巨浪-1导弹定型试验全部结束。

    技术特点编辑本段

    常潜试验

    导弹研制出来后就等着测试和飞行试验了。陆台状态遥测弹于1981年6月17日在华北某导弹试验基地发射成功,这次飞行试验的成功是中国固体战略导弹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陆台飞行试验成功的基础上,1982年1月7日和4月22日,在华北导弹试验基地进行的两次陆筒发射遥测弹的飞行试验也相继获得成功。在完成了陆上发射台和陆上发射筒的飞行试验后,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便进入了在潜艇上进行水下发射的飞行试验阶段,以进行最严格的考核。导弹水下发射试验按照三步走的方案进行,包括在常规动力潜艇上进行发射试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发射试验和在导弹核潜艇上进行定型试验。担负试验任务的潜艇为一艘031型(G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1982年10月7日15时14分,031型潜艇从水下发射了第一枚潜地导弹,导弹发射正常,但点火不久后便失控翻转,最后在空中自毁。导弹总设计师黄纬禄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研究分析了导弹空中自毁的原因,并对第二枚导弹采取了相应措施。10月12日15时,第二枚导弹从海底破水而出,发射试验取得成功 。

    核潜试验

    接下来就是直接用092型战略核潜艇进行发射试验,目的是考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 巨浪-1潜射弹道导弹
    察导弹核潜艇满足发射条件的操纵性、潜艇导弹发射系统实时工作的正确性、协调性和可靠性以及发射时核动力装置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实弹试射之前,首先进行了一系列常规动力潜艇水下发射模型弹的试验。这些试验由海军试验基地组织实施,参试单位20多个,动用各类舰船49艘次,直升机3架次,试验从1984年3月8日开始到4月28日结束,在渤海海域共发射了4枚模型弹。结果表明,发射系统设计方案正确,能完成发射任务;潜艇的操纵性能较好,可以满足发射条件;指挥准确,操作熟练。据此,1985年5月,国防科工委和海军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决定,向有关单位下达了导弹核潜艇实施潜地导弹水下实弹发射试验的要求 。
    1985年9月28日,“夏”级导弹核潜艇首次实施了水下发射,导弹出水后飞行爬高,但不久便在空中翻滚自毁。随后又进行了两枚导弹的发射试验,均未取得成功。这些试验虽未获成功,但证明核潜艇总体和发射动力系统工
    巨浪-1 巨浪-1
    作正常,并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数据和资料,对于进一步研究导弹的水下力学环境具有极重要的价值。试验结束后,国防科工委、海军、航天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电子工业部等有关单位召开了一系列故障分析会和专题研讨会。航天工业部还结合分析工作,安排了复现试验任务中出现故障现象的模拟试验、弹上仪器力学环境承受力摸底试验、仪器仓振动试验、尾罩水下分离缩比试验等,基本统一了对故障原因的认识,并对下次定型试验采取了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
    尽管笼罩着导弹核潜艇首次发射试验失利的阴影,但导弹的定型试验仍如期进行,这是在吸取前次试验经验并采取了综合治理措施后进行的,是第一次试验的继续和补充。1987年底,国防科工委和海军联合召开了试验工作会议,对这次试验任务作了部署。试验按预先准备、直接准备、发射实施三个阶段以及技术阵地、发射阵地、测控系统及海空勤务保障四条主要战线全面展开 。

    试验成功

    1988年9月15日,天气晴朗,核潜艇备航备潜完毕等待启锚;在试验指挥所里,各级指挥员已经就位。上午9时整,核潜艇起锚离港,与核潜艇同时编队航渡的还有4艘试验艇。包括担负防险救生、观测水文气象、摄影录像、护航、拖带和打捞任务的30艘舰艇以核潜艇为核心,向试验海域开进。12时30分,“夏”级核潜艇开始下潜,通信浮筏缓缓地在海面飘移。14时整,一枚巨浪-1型潜地导弹从核潜艇的发射筒腾起,穿过海水冲出海面,带着桔红色的火焰直插云宵。
    安全控制中心大厅内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导弹从海面跃出和飞行的图像。各显示板上显示出表明导弹飞行轨迹和姿态、预示每时每刻的导弹落点和是否在安全控制范围内飞行的各种曲线。“发现目标!”在弹着点海域等候已久的远洋测量船“远望l号”和“远望2号”上的雷达操作手同时向指挥所报告。刹时间,只见一团火球钻出云层,弹头像流星一般急泻而下,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试验获得圆满成功。9月27日,“夏”级导弹核潜艇在水下第二次发射巨浪-1型导弹,试验又获得成功。至此,中国首型潜射弹道导弹的定型试验全部结束 。

    型号特点

    巨浪-1导弹为两级固体燃料推进导弹,其陆基型号是“东风”-21型中程弹道导弹,因此也被称为“岸上巨浪”。巨浪-1导弹改进后的射程增至2700千米以上。与中国其它的战略导弹不同,巨浪-1/“东风”-21导弹使用的是固体推进剂,但只能携带一枚核弹头,爆炸威力为200万到300万吨当量。巨浪-1型导弹的不足之处是射程太小,加之当时的“夏”级核潜艇的噪音较大,隐蔽性能较差,所以巨浪-1型导弹难以完成全球目标的打击任务。而且这种导弹所携带的弹头数量少,能够打击的目标有限,作战威力不大。

    性能数据编辑本段

    导弹参数
    长度10.7米
    直径1.34-1.4米
    射程
    2000公里
    2700公里(改进后)
    发射重量14700千克
    有效载荷600千克
    制导惯性陀螺,弹载计算机
    推进二级固体发动机
    弹头1枚20万至100万当量核弹头
    偏差半径300-400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俱乐部-K导弹系统    下一篇 巨浪-2潜射远程弹道导弹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