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空军装备   
[0] 评论[0] 编辑

  X-7“小红帽”为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导弹,它是火箭和穿甲弹的结合,还配有制导装置,是最早的反坦克导弹。有线操纵,战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设计均以它为基础。由于装备部队时德国已战败,未能参加实战。有一个2.5Kg的聚能穿甲弹头,用翼端绕线管中的控制导线操纵。

武器性能

  • 名称:X-7“小红帽”导弹
  • 研发单位:鲁尔钢铁公司
  • 研制时间:1944年
  • 射程:近程导弹
  • 弹长:0.95米
  • 弹径:0.15米
  • 弹重:15千克
  • 射程:1千米
  • 目录

    基本介绍编辑本段

      X-7“小红帽”为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导弹,它是火箭和穿甲弹的结合,还配有制导装置,是最早的反坦克导弹。有线操纵,战后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的设计均以它为基础。由于装备部队时德国已战败,未能参加实战。有一个2.5Kg的聚能穿甲弹头,用翼端绕线管中的控制导线操纵。

    结构特点编辑本段

    “小红帽”武器系统包括导弹和发射装置等部分。导弹弹体短而粗,呈流线形;鼻锥部为空心装药战斗部,内装炸药2.5公斤,配有DA触发引信,导弹穿甲厚度最大可达200毫米;弹上装有陀螺仪和双推力发动机。起匕发动机的推力为68公斤,工作时间2.5秒;续航发动机推力为5.5公斤,工作时间8秒;起飞级装有电火帽点火药盒;续航级用的是带包覆层的单根药柱,靠起飞级的燃气点火。弹体两侧各有一翼,翼的后缘有襟翼,这样在导弹飞行中可产生每秒两转的转速,以保持飞行稳定性。翼梢装有线管,线管外有整流罩,线管上绕有漆包线以传递指令。导弹尾部还有一根长而弯曲的尾杆,端部装有舵机;尾杯中心线与弹体中心线有8度夹角,以避免续航级发动机的排气冲击舵机。在舵机本体最厚部分的槽内装有扰流片,扰流片靠两个线圈和街铁实现来回方向动作。

    发射制导装置由发射架和控制箱组成。在导弹飞行时,射手用目视跟踪导弹和敌坦克,通过操纵控制箱卜的两个操纵手柄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导弹航向,使发动机的尾部曳光处于瞄准线的上方。由于导弹飞行时慢慢旋转,当弹翼处于水平状态时,射手操纵高低手柄,给出高低修正指令;当弹翼处于垂直状态时,射手操纵方位手柄,给出方向修正指令,直到导弹命中目标。由于导弹飞行时旋转, 所以两根0.18毫米的指令导线拧成一股,并放落在地上。

    研制历程编辑本段

    在二战后期的西线战场上,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的装甲力量在质量上仍然占据着绝对优势,强大的“虎”式、“黑豹”和“虎王”式坦克足以对付美英军队的任何装甲力量。但在东线,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苏联坦克部队在进攻时常派出数百辆,及至上千辆坦克,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压过德军的防线。苏联的KV-2、JS-1“斯大林”等坦克装甲厚实,抗打击能力很强,而T-34-85坦克数量众多,冲锋速度极快,德军在这种压倒性的优势面前根本无法组织有力的防御和反冲击。德军传统的反坦克武器—— “铁拳”火箭筒只能在几十米的距离上发射,这对于射手来说简直就是一次自杀性的任务。为此,鲁尔钢铁公司提出了新型反坦克导弹的方案,X-7“小红帽”导弹应运而生。X-7导弹基本上就是X-4空空导弹的简化版,采用2.5千克成形装药高爆弹头,制导系统也是在X-4的基础上简化而来的。

    使用情况编辑本段

    二战后期,德国秘密研制的“小红帽”反坦克导弹生产了几百枚。但是,“小红帽”还未投入战斗,德国就战败了,反坦克导弹没有用武器之地。二战后,反坦克导弹作为一种新型反坦克武器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坦克的天敌。第一代反坦克导弹均以德国的“小红帽”导弹为基础。

    • 名称:X-7“小红帽”导弹
    • 研发单位:鲁尔钢铁公司
    • 研制时间:1944年
    • 射程:近程导弹

    技术数据编辑本段

    • 弹长:0.95米
    • 弹径:0.15米
    • 弹重:15千克
    • 射程:1千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X-4/RK-344    下一篇 巴姆斯/RBS23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