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运输机   
[4] 评论[0] 编辑
C-54“空中霸王”(skymaster)战略运输机。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一种四发动机活塞式远程军用运输机,于1942年2月首次试飞,随后交付使用。该机是DC-4型客机的军用型,共生产1242架。当时,C-54以航程远、载重量较大为优势,主要装备于美国陆军航空兵,成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远程军用运输机。

武器性能

  • 服役时间:1942年
  • 研制单位:美国道格拉斯公司
  • 绰号:空中霸王
  • 发动机数量:四发
  • 首航时间:1942年2月(生产型)
  • 机长:28.63米
  • 机高:8.39米
  • 最大航程:6,276千米
  • 最大起飞重量:33112千克
  • 国家:美国
  • 首飞时间:1938年6月7日(原型机)
  • 气动布局:后掠翼
  • 飞行速度:亚音速
  • 乘员:52人
  • 翼展:35.81米
  • 最大飞行速度:441千米每小时
  • 中文名称:C-54运输机
  • 目录

    研制历程编辑本段

    C一5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的运输机。和“空中列车”一样,C-54也是民用飞机的军方衍生机型,它的前身是DC-4A。美国道格拉斯公司研制的一种四发动机活塞式远程军用运输机,于1942年2月首次试飞,随后交付使用。该机型是按联合航空公司的要求设计的远程增压飞机,为美国陆军航空兵建造的数量超过1000架,为海军建造了约200架,大多数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它们分散服役在几个战场。第一架生产型C-54于1942年3月26日完成了它的处女航,1943年年初A型出现,它新开了货舱门、加固了机舱地板、货舱中安装了悬臂式起重机,并且加大了机翼油箱。该设计在战争结束前的几个月做了进一步改进,以适应美国陆军航空兵的不同需求,各种改型的C-54一共生产了1242架。

    当时,C一54以航程远、载重量较大为优势,装备于美国陆军航空兵,成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远程军用运输机。在胜利日之后,很多被宣称过剩,因此卖给了航空公司和外国空军。

    在二战和柏林空运期间证明了自己能力的道格拉斯C一54“空中霸王”飞机,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继续承担着军队士兵的运输任务。在朝鲜战争期间,从日本到朝鲜的很多供应工作都是由这架时尚的、四发设计的飞机完成的。从前线退居预备役部队之后,到20世纪60年代,C一54飞机为美国军方很好地担负了辅助支持任务。其他在外国军方服役的飞机,其服役时间更长。

    战后c一54/R4D(C-54的海军编号)在美国空军和海军服役了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才退出现役。进入20世纪60年代承担的其他的任务角色包括空海搜救和导弹射程支援。最后一架于1974年退役。

    使用情况编辑本段

    1942年10月24日,24架C-54进入空中运输司令部的“大西洋之翼”联队服役。各种改型的C-54一共生产了1242架。其中有183架是为海军生产的,海军将其命名为R5D,在太平洋战区使用。战后,C-54/R5D继续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一架于1974年退役。

    设计特点编辑本段

    单翼;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四台北整流罩密包裹的星形发动机;大垂直尾翼面。

    C-54飞机的外形和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机身较粗长,流线型机头上部有4人驾驶舱,后机身左侧开有大舱门;机翼为悬臂式下单翼,两侧机翼前缘对称配置四台发动机;尾翼由悬臂式的中平尾和单垂尾组成。

    C-54D救援机:由康维尔公司为了执行空海搜救任务对C一54D进行的改装中,其中的一项改装是在一个机头安装的雷达天线罩中安装一个搜索雷达。基本上类似于C-54B飞机,D型机的不同是有四台普拉特惠特尼R一2000—11双黄蜂14缸星形发动机.其起飞额定功率是993千瓦(1350马力)。为了使飞机能够执行搜救任务所做的另一项更改是在后机身、对着主货舱门右侧的位置安装了一个球面观察窗。虽然救援飞机在主机舱中携带了相关设备.但是标准型C一54D运输机在帆布座位配置上最高能容纳50名士兵。在货运构型中,其最大有效载荷达14773千克(32500磅)。搜救型飞机经常涂装着和平时期使用的显眼标志。在救援飞机机尾和机翼上的大面积的橙色/红色的Dayglo是美国陆军航空兵战后救援机型的一个特征。

    性能数据编辑本段

    座位数

    一个驾驶位,一个副驾驶位,一个领航员或投弹收位,一个货运长位,48个乘客位。

    外形尺寸

    机身长度 28.63米;翼展 35.81米;机身高度 8.39米

    重量数据

    空载重量 17237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33112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速度 441千米/小时;最大航程 6276千米;动力装置 四台普-惠R-2000-7“双黄蜂”发动机;输出功率 4028千瓦。

    相关历史事件编辑本段

    鲶鱼行动

    提起抗日战争期间美国的对华援助,首先就会想到“飞虎队”和“驼峰航线”。然而,在抗战期间和抗战胜利后,美军运输机对中国共产党的几次重要空运却鲜为人知。其中,“鲶鱼行动”十分关键,为中国共产党运送了一批宝贵人才。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坚持与国民党谈判,一方面积极准备自卫战争。1946年5月3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5月23日,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南京办事处100多人进驻梅园新村。然而,谈判毫无进展。1946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队占张家口。周恩来认为形势严峻,并考虑如何安全撤离南京、上海的工作人员。

    1947年2月27日至28日,国民党政府突然派军警包围中国共产党驻南京、上海、重庆办事处,并限3月5日前撤离全部人员,同时封闭《新华日报》。如何安全撤离中国共产党办事处的人员一下子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从南京到延安上千公里,加之全面内战爆发,途中安全没有保证,最快捷的办法还是空运。于是,周恩来明确指示,还是找美军帮忙。

    经与美方紧急磋商,美方同意提供交通工具和飞机帮助我方人员撤回延安。执行这项任务的是隶属于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的驻华美军顾问团航空分队。这支部队组建于1946年初,编制包括大约250名官兵,由约翰·麦康内尔准将指挥。此项撤离任务的代号为“鲶鱼行动”。

    1947年3月7日早晨,“鲶鱼行动”启动。整个行动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先用美军卡车,把中国共产党代表办事处人员及家属安全送达南京大校场机场。由于“鲶鱼行动”是由美军负责执行,所以在去机场途中没有受阻。第二步是转乘运输机把这些人员安全送至延安。为此,麦康内尔将军专门安排了两架飞机,一架是C-47运输机,主要运送一般工作人员及家属。另一架是C-54运输机,主要运送中国共产党代表处的负责人等重要成员。

    麦康内尔将军亲自指挥实施这次“鲶鱼行动”。此前,他曾驾驶一架C-54飞机送毛泽东到延安,还安排飞机把周恩来、李维汉、邓颖超等十多人先期送回延安,因而对航线和延安机场的情况比较熟悉。

    上午,两架美军运输机起飞,经过数小时的飞行,安全抵达延安。这次行动使中国共产党驻京、沪两地人员74人安全撤离,为中国共产党保留了一批宝贵人才。

    柏林空运

    1945年二战结束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个战胜国分头管辖,美英法占领德国西部,苏联占领东部。位于苏军占领区内的德国首都柏林遭到同样命运,西柏林由美英法分管,东柏林则是苏军的天下。

    苏联在占领区内强制推行共产制度,并企图逐步蚕食西柏林,最终把西方盟军逐出西柏林,而西方盟军则要把德国建设成为自由民主的新国家。双方盾越来越深。

    1948年6月24日清晨,苏军突然封闭德国西部和西柏林之间的所有水陆交通,并禁止对柏林的三国占领区输送粮食和能源。斯大林的目的是要切断西柏林的生命线,迫使西柏林人屈服并逼走盟军。

    当时,两百万人口的西柏林只有仅够35天的存粮。西柏林因此变成苏联占领区内的一个孤岛,却也引发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空中运输行动——柏林空运。

    6月26日,美国和英国开始用飞机向西柏林空投食品、煤炭和其他重要民生物资。

    为了保障西柏林民众的生活基本需要,盟军搭建了一条空中走廊。从1948年6月26日至1949年5月12日的11个月里,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西兰和南非的飞行员,总共完成了27万多航次的飞行,向西柏林空投了200多万吨生活物资。其中美军空运食物的运输机就是C-54运输机。

    C-54运输机
    由于空运必须经过东德领空,所以得冒苏联空军攻击阻挠的危险,幸亏双方只是冷战,没爆发武力冲突,但英美多架运输机意外坠毁,上百人牺牲。

    附件列表


    4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道格拉斯A-20“浩劫”轻型轰炸机    下一篇 B-1B“枪骑兵”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