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驱逐舰   
[0] 评论[0] 编辑
日本松级驱逐舰是二战期间日本建造的驱逐舰。一号舰“松”号于1943年8月8日在舞鹤开工,二号舰“竹”号于10月15日在横须贺开工,三号舰“梅”号于12月1日在藤永田开工。一号舰花费9个月于1944年4月28日竣工,从二号舰开始各舰基本上为6个月工期完成。1943年横须贺工厂开工5艘、舞鹤工厂开工3艘、藤永田造船所开工3艘,战争期间松级共完成18艘,其它24艘无力完成。竣工完成的松级很快被投入一线使用,多出现在运输物资人员和船队护卫上。随着1945年日本投降,它们成为了历史。

武器性能

  • 中文名:日本松级驱逐舰
  • 开工地点:横须贺
  • 期    间:二战期间
  • 国    家:日本
  • 目录

    研制的原因编辑本段

    太平洋战争爆发初期日军一直处于优势,其海上和空中力量均比美军强,所以各种舰只损耗较少,这当然包括驱逐舰在内。1942年中的中途岛海战日军大败,战争主动权转移到美军手中,使得日本海军的压力倍增。当年8月美军发动了瓜岛登陆战,日本海军从此陷入了一个凡尔登式的绞肉机中不能自拔,各种舰只及航空兵器陪同陆军损失惨重,驱逐舰也不能例外。
    当时驱逐舰担当了航空母舰部队(机动部队)的警戒护卫和陆军反击瓜岛登陆部队运输舰的警卫任务,瓜岛战局转向对美军有利之时又增加了所罗门群岛方面的补给勤务。加上东南亚方面和东海上美国潜艇张开的针对日本运输线的大网,自此日军的驱逐舰就一直头顶美军飞机的炸弹脚踩美军潜艇的鱼雷艰难前行。从1942年5月到12月,在严酷的作战环境下日本海军损失舰艇35艘,其中驱逐舰12艘。由于日本方面虽然经历了珍珠港和中途岛后仍然抱持舰队决战思想,再加上驱逐舰在战场上用处甚大,所以海军方面紧急要求弥补损失,特别是不能让决战需要的舰队驱逐舰不足。从情报上看美国人在用他们的老旧的一战平甲板驱逐舰用来做日本人理解的次要勤务,避免直接冲突。而日本方面的实际情况是登陆作战、补给作战、警备作战需要大量的驱逐舰,这些新情况下的运用通常用不上舰队驱逐舰的强大火力,据此需要一种和以往战术指导思想完全不同的新型驱逐舰,这就是丁型驱逐舰(就是美英的护航驱逐舰)——松级和橘级。

    设计过程编辑本段

    实际上军令部根据中途岛大败提出的第五次军备补充改订计划中没有明确所谓新型的护航驱逐舰。该计划中要优先建造的是使用最先进轮机、武备的8艘改岛风级和23艘改秋月级。加上其他的航母、巡洋舰、商船等计划,再纵观当时日本国内的海军工厂和民间造船厂以及零配件生产厂的能力就能注意到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同时进行这样大规模新武器生产、已有舰船战伤后的修复工作、舰船本来应有的定期检修工作。显然这个计划是不切实际的,一旦执行必然是新造出来的远不如损耗的多。
    在新情况出现后,1942年11月舰政本部下达了修订计划,提出A~I九种概案。要求在空中威胁日益严重的新形式下新驱逐舰废除平射炮和高平两用炮,只安装127mm、120mm、长身管76mm高射炮2~4门,25mm机关炮12门以上,鱼雷可以选择610mm4联装发射器2座或533mm6联装发射器1座。主机系统可采用和阳炎级相同的设备一套涡轮机,单轴(26000马力);或者鸿型水雷艇使用的涡轮机两套,两轴(19000马力);还有就是新研发的涡轮机两套,两轴。以上3种方式可以得到28~32节的速度,续航力从3500海里到6000海里不等。
    接下来的内部检讨中认为单机单轴实在危险,很容易就出现动弹不得的情况,而新涡轮机研发不太顺利预计还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当时战局下没有多余的时间耗费在设计和等待上,需要立即确定方案和立即开始着手新驱逐舰的建造。因此阳炎级的V7型涡轮机和新式涡轮机方案被否决,采用鸿型水雷艇的舰本式直动涡轮机两座两轴的最高航速28节、18节下续航力3500海里的水线长100米小型化低速舰型的H方案被通过。
    1943年2月2日,军令部总长向海军大臣提出了昭和17年度(1942年)战时舰船建造补充第二次追加计划,其中新式驱逐舰部分基于上述内部检讨有如下正式要求。
    1. 整备时间:必须在昭和18年(1943年)开始着手并在昭和20年(1945年)完成。
    2. 建造舰艇要目:丁型驱逐舰42艘,标准排水量约1250吨,最高航速约28节,续航力18节时约3500海里。
    3. 其他要目:127mm单装高射炮和双联装高射炮各一座,25mm三连装机关炮4座,533mm六联装鱼雷发射器1座,备雷6条,深水炸弹投放机2座,备雷36个,声纳、对空对海雷达各一,10米汽艇2艘,小艇2只。
    自此,基本计划代号F55的松级新式驱逐舰建造计划正式展开。

    建造与特点编辑本段

    松级驱逐舰的船型沿用特型驱逐舰以后的驱逐舰所采用的长船首楼,为适应量产各个部分的设计尽量简单化,如船体的曲面都尽力向直线方向设计。以往的驱逐舰为了减轻重量在舰体结构材料上于重要部分使用DS钢(特殊钢),而且板材厚度是能减的一定要减少。但是DS钢的生产性不好,而且焊接困难,为此松级的建造上决定使用HT钢(高张力钢)来代替DS钢。即便是HT钢也要省,其使用范围也只是限于上甲板和船底部外板的一部分,其他统统使用MS钢(普通钢)来代替。由于MS钢强度不足,势必增加板材的厚度来提高强度,所以松级的船壳重量占海试时总排水量的32.9%,相比阳炎级和秋月级增加了不少。另外松级吸取之前驱逐舰复原性不佳的教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为以后舰体上增加设备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舰首楼甲板后端即是普通的舰桥。松级没有采用夕云级使用的略带圆面的三层式流线型舰桥,而是采用了设计和施工简单的两层式箱型舰桥,并在指挥台前下方设有一个机关炮座。作为简单量产化的设计,舰桥内航海舣装多被省略,连航迹自动绘图仪都没有计划上去。
    轮机仓被设计在了从舰桥后部到舰体后部甲板室,占据了整条舰的中央部分。松级的最大特色也在这里,即轮机仓内的配置上。到甲型驱逐舰为止日本驱逐舰的轮机仓都是有涡轮机两台,每台3个锅炉,按照锅炉、锅炉、锅炉、机械室的方式一字排开,这种配置容易制造,其弱点是一旦轮机仓中弹损毁一个锅炉的话很容易造成整个轮机仓失灵,最后失去动力源全舰被动挨打,太平洋战场上的实战已经有了这样的先例。作为总结战场上的经验教训而设计的松级的轮机仓充分体现了这点,其轮机部分共两台主机,每台主锅炉2个,采用了新的锅炉、机械室、锅炉、机械室的锅炉分离式配置方案,该方式是日本海军中的第一次运用。这样松级的轮机仓即便中弹,只要不是全部命中,就不会出现两部轮机同时失去作用的情况,只要残存下来的一台能工作,就可以航行,大大增加了生存下来的机会。不过有利也有弊,这种轮机配置的推进轴相比以往的左右两舷轴是倾斜的,这部分的舰艇构造相对复杂,造成建造工时上升,这个和以简易量产型为初衷的设计目的相违背,舰政本部在权衡了生存性和建造性在此的冲突后选择了生存性。
    松级的轮机仓从舰首方向排列下来是第一锅炉室、前部机械室、第二锅炉室、后福机械室,各个舱室之间有横隔壁加以分割保护。主锅炉是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主机为舰本式减速蒸汽轮机,前部机械室的轮机为巡航用涡轮机,驱动左舷轴,轮机靠左舷侧安放,后部机械室驱动右舷轴,靠右舷安放。螺旋桨推进器为3桨,直径2650毫米。全舰总共搭载重油370吨,分装于第一锅炉室两舷、前部机械室右舷侧、第二锅炉室左舷侧、后部机械室左舷侧的6个重油罐中。由于锅炉较小所以2个烟囱直径也小,而且直接配置在各个锅炉室上方,未使用曲折复杂的烟道。前部烟囱位于舰艇中轴线上,第二烟囱由于该锅炉室要通过前部机械室的传动轴而向中轴线右侧偏移了750厘米。所以两个烟囱的位置从舰艇正面看略有偏差。
    武备是相对于以往驱逐舰变化最大的部分。
    继秋月级装备高平两用炮后松级进一步根据战场经验强调防空能力。舰桥前的舰首楼甲板上设置40倍口径八九式127mm高射炮一座,舰尾上甲板设置同型双联装高射炮一座。前部炮设有简单的防浪护盾,后部炮则没有设置。这也是该型高射炮初次上舰。舰桥前、后部烟囱两舷、后部甲板室上各有一九六式25mm三连装高射机关炮共4座(本应多设,无奈为重量所限制),舰桥两舷的舰首楼甲板了、舰桥后部上甲板两舷、后部烟囱前三连装高射炮座上下甲板两舷、后部甲板室两舷上甲板各有一单装25mm机关炮共8座。由于日军在太平洋上的制空权不断丧失,后期竣工的该级舰在前主高射炮后方两舷、后部烟囱后方三连装高射炮座以及舰尾两舷上增设了5座单装机关炮,并且为所有的单装机关炮加上了防弹钢板。射击指挥仪为四式二型,舰桥上架设有九七式2米高射测距仪。
    两部烟囱之间设有一座九二式610mm四联装鱼雷发射器,内装4条九三式610mm氧气鱼雷,无备雷。关于这个鱼雷也是颇有一番周则。最初计划如此,然后在技术会议上有人提出一次齐射4条命中概率不足,要求增加到六联装,而由于舰体大小的关系只能改为533mm的六联装,根据当时的夜战情况看威力又不足,最后只好设计不变。
    反潜武器为两条深水炸弹投放轨,设置于后部主高射炮后方。搭载深水炸弹共36枚,而那些长期执行护航任务的海防舰一般搭载为120枚,松级明显偏少,执行任务时必然受到钳制。扫雷用具考虑到使用的频率很低所以没有搭载。
    水中侦察设备为九三式探测仪和九三式声纳。九三式声纳是在1937年将本为潜艇使用的移上水面舰艇,性能较差。该设备装备于舰艇底部,共有16个圆凸状的可动线性输入型捕音器。九三式探测仪的接收器为升降式,在舰体底部有专用的开口,该仪器有无法克服的无法分辨本舰产生杂音的问题,要探测微速运动的潜艇必须让主机停车,显然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这个问题后来在橘级上用新研发的设备得到解决。
    舰桥上设有无线电测向仪、对大型战舰最大有效距离35千米驱逐舰级舰体有效距离17千米的22号厘米波段对海雷达,在前桅杆上架设有E27型对空雷达,后桅杆上架设有13号雷达。除上述外,烟囱前后两侧各装有10米特型货运艇、小艇。所谓货运艇、小艇是单独设计希望能一次运载步兵一个小队登陆的机动艇,其实也都不小。
    以上即为松级护航驱逐舰的概貌,在建造过程中各舰均有细微的调整。
    松级驱逐舰的预算列于1942年战时舰船补充计划(改五计划)的第二次追加计划中,在接下来的三年第84~86届议会中通过被允许建造从5481号舰到5520号舰共42艘之多,详细的会议讨论在此不累赘叙述。最后分配为舞鹤工厂承建5艘,横须贺工厂承建24艘,藤永田造船所承建13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拉吉普特”级驱逐舰    下一篇 21型潜艇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