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空间探测器   
[0] 评论[0] 编辑
MAVEN飞船将是人类首颗专门设计用于考察火星高层大气的探测器。预计于2013年11月发射,MAVEN探测器将利用所携8台科学仪器来探测火星上大气层及其与太阳的相互作用,以掌握火星大气在太阳活动背景下的表现。

武器性能

  • 中文名:MAVEN火星探测器
  • 外文名: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
  • 发射时间:2013年11月19日
  • 到达时间:2014年9月22日
  • 研制机构:科罗拉多大学
  • 目录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

    MAVEN探测器是美国火星侦察兵项目下实施的第二项计划,是在2007年从26个提交方案中挑选出来的。它将对火星的高层大气、电离层以及火星大气和太阳风及太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

    诸多线索显示火星在其早期历史中曾经比现在更加潮湿。科学家们将借助MAVEN探测器的数据将考察挥发性成分,如二氧化碳和水汽从火星大气中向太空散逸在整个火星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了解火星大气和气候,液态水和行星宜居性的演化史。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布鲁斯·雅柯斯基(Bruce Jakosky),来自科罗拉多大学。

    探测背景编辑本段

    此前的火星探测器已经发现火星大气的散逸现象。和地球不一样,火星并没有全球性的磁场分布,因此在太阳风的轰击下缺乏保护。这样的结果便是太阳风粒子将大量的火星大气外层粒子吹走,逃离了火星。MAVEN飞船提供的数据将帮助科学家们重建火星的古代气候状况。

    科学家们之后将借助MAVEN获得的数据了解火星为何会变成了一个寒冷,干燥,被沙漠覆盖的荒凉世界。

    探测意义编辑本段

    测量氩-38和氩-36的比率如何随着高度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揭示不同质量的气体以多快的速度穿过大气层,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模拟其逃离过程。通过将这些模型与其所了解的太阳如何随时间变化的信息相结合,研究人员可以推断火星不同历史时期其大气层的密度和成分。

    结构特点编辑本段

    M

    AVEN中的6个仪器将会探究太阳风如何侵蚀火星高层大气的顶部——火星的大气层不像地球大气层那样被磁屏蔽保护。这些仪器中包括一个磁强计,可以测绘火星的电磁场。这些磁化碎块保护了大气层免受太阳风的侵袭。磁强计的测量,加上另一种仪器对太阳风的观测,将会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大气层中哪些位置最易受太阳风的剥离。

    另一种仪器是中性气体和离子质谱仪(NGIMS),它将会测量元素同位素比率,例如上层大气层中的氩气,以使研究人员掌握气体逃逸至太空的速度。“在大气层上层,气体不再完全混合,而因质量差异而分离,较轻气体的平均位置要比较重的气体高。”NASA达德宇宙飞行中心的研究人员Paul Mahaffy说,“这使其更易逃离火星。”

    主要任务编辑本段

    1.了解从大气逃逸至太空的挥发物于大气演化所扮演的角色,进而了解火星大气、气候、液态水和行星适居性的历史。

    2.了解当今上层大气与电离层的状态,还有与太阳风的交互作用。

    3.了解当今中性粒子与离子从大气逃逸的状况与相关机制。

    4.测得大气中稳定同位素的比例,以了解大气随时间流失的情况。

    发射测试编辑本段

    这台探测器在2013年8月2日由美国空军的C-17“环球霸王”运输机从科罗拉多州的巴克利空军基地运抵佛罗里达。设在科罗拉多州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空间系统分公司设计并制造了探测器本体,并将负责飞船的测试,发射和任务控制。

    项目组确认飞船处于良好状态。他们将探测器从运输机上卸下,并将其固定在了除尘室内的旋转调试台上。并将重新将原先为了运输方便而拆卸下来的组件安装上去,并进行发射前的各项测试。最终的测试项目将包括软件测试,自旋稳定性测试,以及飞船太阳能帆板展开性能测试等等。

    成功发射编辑本段

    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11月18日13时28分(北京时间2013年11月19日2时28分),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搭乘“宇宙神V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顺利升空,踏上10个月的飞往火星之旅,2014年9月22日到达火星,预计比印度火星探测器早到达两天。

    探测大事记编辑本段

    1962年11月1日:前苏联发射了“火星1号”探测器,虽然它在飞离地球一亿公里时与地面失去联系,下落不明,但这次发射被视为人类探测火星的开端。

    1964年11月28日:美国“水手4号”开始8个月的火星之旅,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枚成功到达火星并发回数据的探测器。

    1971年5月31日:美国“水手9号”升空,成为第一个火星轨道飞行器。它首次拍摄到火星全貌。

    1996年12月4日:美国发射“火星探路者”,携带“旅居者”号火星车登陆火星。科学家根据发回的图片信息判定,火星曾经温暖和潮湿。

    1998年7月3日:日本发射“希望”号探测器,但最终未能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2001年4月7日:美国发射“奥德赛”火星探测器,标志着美国火星探测计划重新启动。

    2002年,“奥德赛”发现火星表面和近地表层中可能有丰富的冰冻水,但这一问题存在争议。

    2003年6月10日:携带“勇气”号火星车的美国“火星探测流浪者”号探测器发射升空,2004年1月3日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

    2007年2月25日:欧洲航天局的“罗塞塔”彗星探测器靠近火星飞行,顺利完成利用火星引力调整飞行速度和轨道的任务。

    2007年8月4日:美国发射“凤凰号”探测器,它在火星北极区域登陆后收集了冰样,而且还发现火星表面土壤的化学成分与海水非常类似。11月10日后“凤凰号”与地面失去联系。

    2011年11月8日,中国“萤火1号”探测器与俄罗斯探测器搭载俄罗斯火箭一起发射升空。11月9日,俄方宣布火箭变轨失败,没能飞出地球轨道。

    2011年11月26日,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了“好奇”号火星车。2012年8月6日成功在火星表面完成软着陆。

    2013年11月5日,印度向火星发射了一枚名为“曼加里安”的探测器,希望能探测到火星大气中甲烷存在的痕迹。

    2013年11月18日13时28分(北京时间19日2时28分),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MAVEN)探测器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顺利升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美国“奥德赛”火星探测器    下一篇 MAVEN火星探测器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