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直升机   
[0] 评论[0] 编辑
直八陆军运输型(直八A)直升机是为满足陆航使用要求,在直八运输直升机基础上改型设计生产的·

武器性能

  • 中文名:直8陆军运输型直升机
  • 国    家:中国
  • 类    型:直升机
  • 全    长:23.05米
  • 机    高:6.66米
  • 全机空重:7.95千克
  • 最大起飞重量:13000千克
  • 目录

    简介编辑本段

    直8陆军运输直升机。该机在直8型机的基础上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昌飞公司共同研制的。1993年开始研制,1995年12月22日首飞成功,1999年2月通过技术鉴定。2002年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直-8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执行。总体的规划是以直-8舰载反潜型为突破口,进行引进仿制,随后进而改进研制直-8陆军型,从而逐步提高我国大中型直升机科研、生产和装备的水平。

    技术资料编辑本段

    机长:23.05米

    机高:6.66米

    旋翼直径:18.9米

    空重:7095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3000千克

    最大速度:315千米/小时

    最大航程:830千米

    实用升限:6000米

    载重:3000千克

    外吊:5000千克

    载人:3+39

    发动机:3台WZ-6

    功率:3*1535马力

    制造公司:昌河飞机公司

    历史沿革编辑本段

    中国于70年代末购进了14架法国航宇工业公司研制的SA321“超黄蜂”大型多用途直升机,交由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该机型在法国于1966年开始交付使用,装备后成为我国第一代舰载机。随后,我国开始在“超黄蜂”得基础上仿制直-8。
      早在60年代中期,我国在研制轻型和中型直升机产品的同时,已开始考虑研制能装载排级单位的重型直升机。1969年中国航空研究院决定由新组建的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承担重型直升机的设计任务,机型编号为直-7。研制方案是:装两台涡轴-5甲发动机,采用6片旋翼;除重新设计桨毂和减速器外,其它尽量采用直-5和直-6的零部件。直-7设计为最大起飞重14400千克,有效商载3500千克,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35O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
      1971年直-7开始进行机体和部件的静力试验及调试。其间一度决定将直-7作为舰载直升机。
      1975年5月,直-7零部件加工完成了97%,并已装配成两架机体,配套生产的成品已到货9O%。
      1976年研制工作开始,首架原型机于1985年12月首飞。
      1979年直-7完成了全机静力试验。
      1979年6月28日决定直-7研制工作停止。据说原因是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在研究直-7的同时,在资金上保障由景德镇直升机厂的仿制直-8型直升机项目。因此直-7被迫夭折,但研制的许多成果为研制直-8打下了基础。
      1989年11月通过国家技术鉴定。1994年12月设计定型。
      1989年,首架生产型直-8于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

    设计特点编辑本段

    直-8的研究工作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昌河飞机工业公司共同执行。
      该型机以改进的涡轴6A发动机替代涡轴6发动机,主旋翼桨叶的桨尖改为带尖削梯形,以构架式起落架替代浮筒短翼起落架,浮筒改为选装件,对机体结构、系统和设备实现减重。具有较强的内装和外吊运输武器装备的能力,货舱内有效载重4000千克。可用于兵员运送、武器装备、作战物资和给养运输、外吊运输、战场救护和紧急救援等任务。

    配置编辑本段

    直-8采用了常规的直升机总体布局,单旋翼带尾桨。旋翼为6片矩形胶接全金属桨叶,桨毂铰接式,装有挥舞铰、轴向

    铰和带液压减震的摆向铰。位于尾翼顶端的尾桨共5片。为适应水上用途,采用船形机身,水密舱,两侧有固定水陆两用短翼浮筒,可以进行水上起降。在陆上采用不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直-8采用3台涡轴-6型发动机,两台在减速器前,一台在后,单台最大起飞功率1128千瓦(1550马力)。机内主油箱由3组8个软油箱组成,总有效容积3900升。燃油箱及相关舱室均有通风系统,每组油箱有一个重力加油口,位于机身左侧。
      直-8可载运27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此时航程700千米,最大载重情况下可载运39人;也可以载运一辆BJ-22吉普及有关人员;或装载3000公斤货物飞行500千米,或外挂运送5000千克货物到50千米外的目标区域,然后返回原地。用于救护时直-8舱内可载15名伤病员及担架,以及一名医护人员。执行搜索救援时,机上可装备一台液压救生绞车和两只救生艇,在陆地和海上执行救援任务。
      
      实际上我国仿制直-8的目的不在于陆基使用,而是为获得一种可靠的舰载直升机。因此直-8很快发展了舰载型号。直-8可装备吊放声纳、搜索雷达,可采用的武器包括鱼雷或导弹等。执行扫雷任务时,可拖曳一个扫雷具,在距基地92千米的水域以46千米的时速扫雷两小时。布雷作战时可携带8枚250千克的水雷
      缺点

    改进编辑本段

    与原型机相比,直-8A主要改进包括;

    减重、增升和提高发动机功率三个方面;
      按照研制任务书的要求,在不改变直-8基本型承力结构强度、刚度和传力路线的基础上,对机体结构、系统和机载设备进行了改型设计;
      机身下船体水密铆接改为普通铆接,取消了浮筒;
      选用重量轻、性能好的机载设备和材料包括256雷达高度表和661气象雷达等;
      取消液压应急系统并保证双余度单备份能力。改型设计使空机重量降低300公斤。旋翼改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在不影响旋翼大梁承力和疲劳寿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先进桨尖形状,提高旋翼悬停效率。
      因此,改型设计集中在桨尖形状优化设计上,采用了尖削桨尖,桨毂和尾桨均未改动。旋翼模型试验和全尺寸旋翼对比飞行试验结果表明,改型后旋翼效率提高了2%以上,直-8A在起飞重量为9000公斤时,悬停高度由直-8的6000米增加到6700米。需要指出的是由于SA-321法国早已经停产,相关配件也不再生产,而中国引进的SA-321直升机的桨叶等已经到寿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为进口的SA-321换装了直-8A的桨叶,直-8A为加大发动机功率,将涡轴6发动机改为涡轴6A发动机,单台功率增加了约70马力,并实现了主减速器和燃油调节装置的国产化。

    缺点编辑本段

    直-8改型在性能上比直-8有所提高,但受限于设计理念及制造工艺,其装备部队后存在着故障率高和完好率低的缺点,影响了部队训练和战备任务的完成,其配套的涡轴-6型发动机一直存在着重量大、输出功率低、油耗高和故障率高的缺点,对直-8性能的影响很大,还有就是高空性能差,致使直-8只能在海拨3000米以下的机场起降,不能在青藏高原使用,因此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陆航并没有大量的采用。

    对于海航来说,虽然直-8内部空间大、载重量大、航程也比较远,可以改装反潜直升机,但由于中国当时主力水面舰艇普遍吨位偏小,难以搭载13吨级的直-8作战,所以该机基本上作为岸基直升机来使用,因此装备数量也不多。

    用途编辑本段

    直-8还可用于人员运输、地质勘探、航空测绘、建筑施工、森林防火、边防巡逻、通讯联络指挥等民用用途。直-8曾顺

    利执行过抢险救灾和科研试飞等任务,1993年首飞西沙成功。
      2002年5月外电报道,中国计划恢复直-8的生产,将采用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T6系列发动机,进而引进其发动机生产技术。报道称昌河公司在1997年停止生产直-8之前,已经制造了17架,其中12架目前在海军服役。如报道属实,说明军方还是希望能有一种自行研制的大型直升机可用。此外也侧面印证了直-8存在发动机无法自行研制的问题。
      2002年航展上直-8F的出现,宣告了直-8吐气扬眉的日子到来了。F型是直-8A的最新改型,换装了进口PT6B-67A发动机(下图为PT-6B),最大起飞功率从1190千瓦提高到了1448千瓦,升限提高到4700米,有效地效悬停由原来的1900米提高到2800米。F型能在4500米高原启动,发动机大幅度增加了首翻期,达到了3500小时。进气口增装防沙装置,改善野外使用性能,因此座舱上方机体外形上有所变化。用有防冰除冰能力的复合材料桨叶替换原先的金属桨叶,提高了悬翼的寿命效率和性能,改装新的航电系统。F型目前仍在研制阶段,计划2005年换发型投放市场,有望大量装备解放军使用。而PT6系列发动机也必然要展开国产化工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直8通用运输型直升机    下一篇 中国武直九型直升机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