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装甲车   
[0] 评论[0] 编辑
IT-1是苏联开发的一种导弹坦克,正式分类为: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苏方称其为“火箭坦克”。1964年4月制作出两台IT-1原型车,并在1968到1970年间有限的生产了60辆。

武器性能

  • 中文名: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
  • 乘    员:3人
  • 长    度:6.63m
  • 宽    度:3.33m
  • 目录

    技术数据编辑本段

    乘员
    3人
    长度
    6.63m
    宽度
    3.33m
    高度
    2.2m
    重量
    35吨
    V-5512汽缸柴油引擎
    - 功率
    580匹马力
    马力重量比
    16.5匹/吨
    悬挂系统
    扭力杆
    最大速度
    5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
    550公里
    装甲及武器装备
    装甲
    炮塔前面最厚206mm 车身前面100mm
    主要武器
    3M7龙式反坦克导弹
    辅助武器
    PKT7.62mm重机枪

    结局编辑本段

    然而其发射的对本身杀伤范围大,不实用的520公斤引导装置和极少的载弹量使它成了一个很不受欢迎的武器,而且龙式导弹的反坦克能力并不如预期,在研发后服役2年就悄悄退役了。 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

    “龙”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工厂代号为3M7,弹径180毫米,弹长1250毫米,全重5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200米/秒。聚能战斗部可以击穿以30度角安装的250毫米厚均质钢装甲板。导弹由四片巨大折叠式尾翼稳定,3M7的尾翼折叠机构很复杂,因为翼展巨大,无法沿导弹弹体直接折叠,苏联设计了将导弹尾翼横向旋转90度,再向前折叠的方案。 导弹的控制面为X型布置的4片前置鸭式舵机,导弹在飞行中以每秒两圈的速度沿纵轴旋转,“龙”式导弹发射系统备弹15枚,其中储弹箱可容纳12枚导弹,另外3枚导弹安放于炮塔后部的车体空间内。

    3M7反坦克导弹为光学跟踪,半自动无线电指令制导,一开始,第14中央试验设计局为该导弹谋划了两种制导体制,一种是半自动无线电指令制导,另一种是主动红外制导,但在研制主动红外引导头时发生了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红外敏感器的敏感程度不够,常常无法捕获复杂背景里的目标。这种跨时代的设计被迫中止了,最后定型的3M7导弹仍然是无线电指令的,但其制导方式同时设计有自动频率转换功能,使该歼击坦克能够在行进中同时发射多枚导弹打击不同的目标(类似于AH-64武装直升机利用不同激光编码同时控制数枚海尔法导弹打击多个目标),这在当时是一项很科幻的尖端技术。

    研制过程

    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 IT-1反坦克导弹驱逐战车

    1964年4月,两辆“150工程”样车被试制出来,并投入试验运行。到1964年底试射了94枚 “龙”式导弹,跑车试验600摩托小时,在测试中该导弹表现出良好的可靠性(可靠性高达96.7%),但同样也暴露出很多缺点,譬如过于笨重的制导设备,其发射制导装置重达570公斤,落后于国际标准的电子元件,过大的射击死区等等。但该导弹的优异性能在实弹射击中得以体现,在IT-1测试中,靶标被设置为距离1250米、2000米和3000米三种,坦克发射装备被分成“静对静”“静对动”和“动对动”三个状态,坦克和目标的运动速度都设定为20公里/小时。在“静对静”射击时命中率高达98%;“静对动”状态分别为97%、88%、64%;“动对动”状态分别为70%、31%、15%,不要小看这3000米15%的命中率,要知道在60年代初,普通的主战坦克在3000米交战距离上的命中率几乎为0。该设计试验阶段在1965年完成,同年5月,“龙”式火箭坦克被正式命名为IT-1型歼击坦克(IT是俄语истребитель танков的缩写,意即“坦克歼击车”),又经过长达三年的试验和改进,1968年9月3日,苏联部长会议正式批准IT-1“龙”式歼击坦克定型,计划安排1968年至1970年度进行小规模生产并装备部队试用,仅在1970年,伊日夫斯克工厂就生产了2000枚3M7导弹,乌拉尔车辆厂生产了20辆IT-1歼击坦克车体。

    从左至右:“龙”式武器系统首席设计师А.И.波格丹诺夫;IT-1“150工程”总设计师Л.Н.卡尔采夫;导弹系统总设计师Д. Л.托马斯耶维奇;导弹控制系统总设计师Ю.П.雅克文科

    结局

    苏军最高统帅部曾计划用IT-1龙式坦克歼击车装备摩托化步兵师和坦克师下属的独立坦克营,属于由师首长直接掌握的战役预备队,作为关键时刻的突击力量。该坦克歼击车克服了以往轻型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不能用于正面对抗的弱点。这样,每个摩步师都装备有一个五连制的独立坦克营,配备51辆坦克歼击车,既可以用于进攻作战时的威力侦察,也可以用于防御堵口子时的硬碰硬的反坦克作战。

    但由于僵化的苏军指挥体制,坦克属于坦克兵种部管辖,导弹属于火箭-炮兵种部管辖,这两个兵种都急于争夺坦克歼击车这种新生武器的管辖权(我军其实也一样,反坦克导弹就一直归属炮兵管辖),这种争夺令苏军统帅部很犯难,最后不得不决定在白俄罗斯军区装备一个由坦克兵种部管辖的IT-1独立营,再在柯尔巴仟军区装备一个由火箭-炮兵种部管辖的IT-1独立营。这样和稀泥的后果是,由坦克兵管辖的,得不到火箭-炮兵的技术保障,由火箭-炮兵管辖的,坦克兵部绝对不闻不问。由于保障不力,装备部队后效果不良,最后两个兵种部都对IT-1歼击坦克持否定态度。在历经数年的坎坷的部队实装试验后,由于反响不佳,这两个营被同时撤装解散。剩余的IT-1歼击车,有的被改为坦克牵引车,有的被运回下塔吉尔用于其它项目改装。至此,世界上第一个正式装备部队的纯导弹坦克,就这样黯然离场了。

    古巴导弹危机后,导弹爱好者、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决心彻底改变世界面貌,遏制美国的核优势地位。他命令军工集团集中力量搞导弹和发射导弹的武器。赫鲁晓夫要求3个坦克设计局都要研制发射导弹的坦克,分别是卡尔采夫负责的“150工程”和“167工程”,莫洛佐夫负责的“430工程”,以及装有升降式导弹发射器的科京“282工程”。最终只有150工程幸运的完成研制并装备部队,它也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纯粹以导弹作为主战武器的坦克。赫鲁晓夫下台后,反对发展坦克、独尊导弹的观点被否定。但从那以后,苏联人意图使坦克能发射导弹的步伐并未停止,最终在坦克炮射导弹上大放异彩,发展出拥有三种基础型号(9M112 、9M117、9M119)的12种坦克炮射导弹。这时,马林舍夫在50年代倡导的导弹-坦克思想,才圆满告一段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IS-4重型坦克    下一篇 加拿大未来主战坦克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