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百科大全  > 所属分类  >  陆军装备   
[0] 评论[0] 编辑
非致命武器的基本概念是:在使人员丧失行为能力、器材丧失工作能力的同时,把对人员的致命、永久伤害及对器材、环境、资源的破坏降到最低程度的武器。也就是说,设计和使用非致命武器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使人员、器材丧失工作能力,而不是把它消灭掉。

武器性能

  • 中文名:定向棒形辐射器
  • 外文名:DSR
  • 时    间:2001年10月
  • 国    家:北美
  • 目录

    定向棒形辐射器-简介编辑本段

    定向棒形辐射器(DSR)2001年10月,北美技术公司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反恐要求,提出研制DSR。DSR是一种电池驱动的便携式非致命武器,由3-4个叠在一起的换能器组成,装在长约1m、直径4cm的管子中,利用高强度声压波使90m距离内的受作用人员迷惑或丧失行为能力。该非致命武器具有高度定向性,可加装在步枪上,也可在飞机上安全应用,其声压波不会损坏机身。

    定向棒形辐射器-相关介绍编辑本段

    非致命武器的技术涉及声、光、电、电磁、化学、信息等多方而。从功能分,非致命武器主要有反人员、反器材、反装备3个方面。反人员的目的是控制集群目标、使单个目标丧失反抗能力、阻止人群进入受限制区域,以及驱散各种设施、建筑、区域内的人群等,通常采用以发射橡胶霰弹、催泪弹、强光声响弹等面威慑武器为主;反器材的目的是防止车辆、船只和航空器进入受限制区域并使其失效,一般采用各种障碍,如路障等;反装备的目的是使对方的设施和武器系统丧失功能,如石墨炸弹、电磁干扰等。
    过去,用于军事目的的武器,一般要求将敌人及其装备消灭和摧毁,因此以致命武器为主。现代军事行动,一方面,仍然需要精确射击和精确制导的杀伤力很强的致命武器;另一方面,大量需要的是非致命武器,尤其在处理暴乱、反恐这类行动中,恐怖分子与受蛊惑、煽动的人群及被挟持人员混杂在一起,这时只能使用非致命武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军事战略、军事时事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非致命声炮    下一篇 “米卡”空空导弹

    标签

    暂无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